近幾年,國產汽車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盡管我國的燃油車并沒有實現對外國車的超越,尤其是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等汽車硬件并沒有多少突破,但在新能源電動汽車領域還是闖出了一番天地,成為與美國并駕齊驅的新能源汽車大國。
伴隨著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各大汽車廠商在汽車的空間、配置和智能化方面都力求完美。如果說汽車實體是硬件,那么車標和車名無疑是軟件,相較于硬件水準,汽車廠商不敢馬虎,但對于車標和車名來說,顯然這些造車新勢力還沒有“上道”。
國產汽車車標缺乏創意已是眾所周知。殊不知,國產汽車的名稱更是凸顯出這些人造車經驗不足導致的人文底蘊的缺失。
縱觀外國汽車的車名,蘭博基尼、瑪莎拉蒂等無不體現十足的豪車底蘊,高級轎車奔馳、寶馬、雷克薩斯等同樣“名譽非凡”,平民轎車豐田、本田、大眾等早已“深入人心”。不可否認,這些老牌車企經受住市場和歷史的考驗,這同樣促進了世人對于這些車名的好感度和接受度,但正因為有良好的車名,也更容易讓市場認可和接受,銷量與車名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補關系”。
然而,國產汽車中至今沒有一個能夠在車名上對標以上國際品牌的車名。
民族汽車驕傲的比亞迪,叫法“不中不洋”,車標BYD更是被自家車主嫌棄;吉利、奇瑞等傳統車企從叫法上確實符合中國人的喜好,但這樣的名稱也很難走向國際;還有如蔚來、智己等諧音梗的車名,如同小品臺詞一樣搞笑,這哪像是汽車,簡直就是互聯網黑話大全;極氪、極越、極石、極狐等,這叫法哪里還有一點辨識度?小米、小鵬的叫法不夠大氣,看看人家大眾,大氣響亮;哪吒汽車,聽起來就像是玩具車的名字,況且以神話人物命名顯得過于隨意。
總體而言,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有目共睹,已成為全球汽車的重要生產和消費地區。但以目前國產汽車的名稱和車標來看,我們距離真正的世界汽車強國和百年汽車底蘊還有不小的距離。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