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市政府近日發布了《關于支持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力支撐科技強市建設。
加強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
支持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通過購置科研儀器設備、內設研發機構等方式,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研發能力,按實際投入情況,分別給予兩類企業最高市財政資金100萬元、500萬元項目支持。
支持企業發揮集成創新、組織平臺等優勢,開展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等,最高給予市財政資金1000萬元項目支持。
鼓勵科技型企業承擔重大科技任務
生物醫藥領域
技術創新階段。對于創新藥械,支持新型藥物發現、藥物遞送、腦機接口、基因測序等關鍵技術研發,最高給予市財政資金200萬元項目支持。對于生物制造,支持核心菌種創制、酶工程、基因編輯等關鍵技術研發,最高給予市財政資金1000萬元項目支持。
成果轉化階段。對于創新藥械,支持藥物臨床試驗、仿制藥一致性評價、中藥大品種二次開發等,最高給予市財政資金1500萬元項目支持。支持醫療器械創新研發及臨床應用,最高給予市財政資金500萬元項目支持。支持醫療機構提升臨床試驗能力,最高給予市財政資金200萬元項目支持。支持藥械產品上市后評價研究,最高給予市財政資金200萬元項目支持。對于生物制造,圍繞醫藥、食品、天然產物等開展產業化攻關,最高給予市財政資金5000萬元項目支持。
智能科技領域
技術創新階段。圍繞人工智能基礎層建設,重點支持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高性能服務器等基礎軟硬件的研制及迭代升級,最高給予市財政資金1500萬元項目支持。圍繞人工智能技術層智能裝備研發,重點支持芯片制造關鍵裝備、機器人、無人機等智能硬件裝備的研發,最高給予市財政資金1500萬元項目支持。圍繞人工智能技術層軟件算法研發,重點支持生成式智能、具身智能、群體智能等軟件算法的研發和超算互聯網建設,最高給予市財政資金1000萬元項目支持。
成果轉化階段。圍繞人工智能應用層示范,支持人工智能技術在科研、制造、醫療、教育、城市、交通、文旅等領域開展應用示范,最高給予市財政資金1000萬元項目支持。
綠色低碳領域
技術創新階段。圍繞退役動力電池、廢塑料等資源循環方向,開展重大技術、裝備和工藝研發,最高給予市財政資金500萬元項目支持。圍繞綠色氫能、前沿儲能、碳捕集高效利用等碳達峰碳中和方向,海洋探測、海洋能源開發利用、港口與海洋工程裝備等現代海洋方向,農業傳感器與專用芯片、育制種智能化、農業機器人等智慧農業方向,城市更新與品質提升、智能建造和智慧運維等城鎮化與城鄉發展方向,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最高給予市財政資金200萬元項目支持。
成果轉化階段。支持循環先進技術集成示范,最高給予市財政資金1000萬元項目支持。支持零碳港口、零碳園區、零碳鄉村、零碳工廠等集成示范,典型區域環境綜合治理示范,智慧農業集成示范,現代海洋集成示范,新型城鎮低碳支撐系統示范,最高給予市財政資金300萬元項目支持。
未來產業領域
圍繞下一代通信、量子科技、元宇宙、光電芯片等未來信息領域,原子級制造、人形機器人、智能制造等未來制造領域,新型半導體材料、納米材料、生物材料等未來材料領域,氫能、核能、儲能技術等未來能源領域,深海裝備、衛星互聯網、空天技術等未來空間領域,基因治療、腦機交互、生物育種等未來健康領域,支持前沿未來技術研發,最高給予市財政資金200萬元項目支持。(今晚報記者:李文博)
來源:今晚報
審核:酈陳雪
編發:馬 凱
素材整理:呂昕洺、陳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