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當年的“自主品牌”嗎?
整車靠低價苦撐,技術靠合資換市場,連一張設計圖紙,都得外方點頭,才能動一毫米。
可誰能想到,這樣的局面,竟然被“新能源”徹底打翻了!
如今,是大眾找小鵬合作,用我們的平臺造電車;是奧迪牽手華為,希望在智能駕駛上“借力翻身”。
甚至連歐洲汽車巨頭斯特蘭蒂斯,也主動向領跑伸出橄欖枝,只為在電動車時代搶回一點先機。
短短幾年,主客之位徹底調換。
到底發生了什么?新能源汽車,憑什么“中國技術”開始遙遙領先了?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這點的——
還是覺得,國產電車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輝煌,主要是因為特斯拉的“帶飛”。
不可否認,特斯拉確實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硬說我們是“摸著特斯拉過河”才混出頭的,那就太低估中國人了。
真相是:我們就參考了一部分,而在更多的地方,早已實現了反超!
拿動力電池來說,僅2024年,寧德時代就拿下了全球37.9%的市場份額,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上升。
別說自主品牌,就連特斯拉、寶馬、保時捷這些國際巨頭,現在也在大規模采用寧德的電池。
再看智能駕駛。
雖然特斯拉的 FSD 算是全球頂尖之一,但真要比實用性,還是要遜色于華為、小鵬一籌。
因為國產品牌不僅能自動進車庫、過閘機,城市道路的變道、避讓、也越來越像“老司機”了。
反觀特斯拉,FSD 到現在在城市駕駛里仍顯得有些“毛躁”,體驗上明顯差了一截。
也正因為如此,歐美的車人體驗了我們的車都驚呆了,直呼比特斯拉強很多。
說到底,特斯拉只是提供了一個方向,而我們,早就走上了自己的賽道。
但為什么偏偏是我們,能把這條“新賽道”跑通,甚至跑贏?
而不是德國、日本這些傳統汽車強國呢?
有人可能以為,這是比亞迪、華為、理想這些“頭部玩家”夠猛。
但真相遠不止于此:
是我們背后這條產業鏈,強得離譜。
你想想,一個車企要造電車,需要什么?
電池、電機、電控,芯片、算法、線束、玻璃、操作系統……
在其他國家,要湊齊這些零部件,得“滿世界找供應商”,價格貴、磨合難、周期還拖得長。
但到了中國,情況完全不同:
不是找——是“就地取材”;不是等——是“同步開發”;
不是看別人臉色——是“一個電話,立馬配套”。
當別人還在搞“外包整合”,我們早就變成“產業集體作戰”。
就這種契合度和協同性,他們怎么可能玩得過我們?
對此,福特汽車的 CEO 就曾無奈地說過:
他們造電車,需要把上百個控制模塊外包給150多個供應商,光是一個車窗升降,都可能來自不同系統、不同團隊。
供應商彼此不協作,內部又缺乏懂軟件的人,等出問題了,還得一家家協調、反復磨合。
總結起來就是——他們不是在開發電車,而是在“指揮一支散兵游勇”。
但我們有這種苦惱嗎?
沒有!
我們有完整的供應體系、高效的協作機制,還有一整套能打硬仗的工程人才。
不管是軟件系統還是硬件開發,從決策到量產,都能快、準、狠!
這種效率,很多國家連羨慕的資格都沒有。
更重要的是,我們有足夠強大的基礎設施和市場,去支撐新能源車,去真正落地。
這聽上去可能有點“軟”,或者看起來不像技術實力那么“硬核”。
但其實,這恰恰是我們能跑得快、卷得動的底層底氣。
你比如說,充電樁。
2024年全國公共充電樁數量已經超過357.9萬臺,不僅是全球第一,還占了全球的70%左右。
而且還不只是數量多:
布局密度高、分布精準、支持快充、聯網程度高——這才是真正的優勢。
你要是在三四線城市開電車,去商場、加油站、甚至小區樓下,都能輕松找到充電樁。
但你看看美國、德國這些地方?
你開個幾百公里,可能連快充都沒幾根,還得自己下載第三方App掃碼、找位置、交月費……
這不叫“電車友好”,這叫“電車碰運氣”。
再說用戶規模。
我們這邊一年賣掉1200萬輛新能源車,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只要你造得出、更新得快、賣得便宜——馬上就有幾百萬用戶給你真實反饋、幫你迭代產品。
所以你看我們車企的反應速度特別快:
今天你說車機卡,明天OTA升級;
你說智駕不順,后天版本優化;
哪怕只是一個“語音識別沒聽懂”,一周內都能修復。
因為背后是全國幾千萬用戶+強大云數據+工程師連夜熬夜改代碼的能力。
這在其他國家,幾乎是不存在的。
考慮到這些情況,自然就玩不過我們了,不是嗎?
總的來看,中國新能源車的成功,從來就不是“運氣好”那么簡單。
那是十幾年的厚積薄發,是整個產業鏈一次徹底的集體升級,是無數工程師、用戶、企業一起卷出來的底氣。
所以每次聽到有人說:“中國只是靠價格戰、靠模仿。”
我都覺得有點好笑!
因為真要這么容易,日系、韓系、德系何苦“價格戰”打的這么痛苦,轉型這么艱難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