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963年,潘天壽、陸維釗、沙孟海等老一輩藝術家們在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開創了新中國第一個高等書法專業方向;2022年,教育部對藝術學門類的學科專業進行重大調整,書法學科升級,與美術并列;2023年,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學院成立,對提高完善我國高等書法教育的質量和人才培養體系具有重要戰略意義;2025年4月9日,中國美術學院建校97周年之際,中國書學印學研究院揭牌,以書印構建通人之學,賡續學校守正創新的文脈道統。
時至今日,中國高等書法教育已歷經一個甲子有余。“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一批又一批國美書法人走向祖國的大江南北,走向世界,在不同領域以不同方式,勇毅前行、引領風氣,努力成為推動當代書法藝術發展,促進文藝事業繁榮的重要力量。
中國高等書法教育由此開端,值此建校97周年之際,我們共同回溯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設立六十二載薪火春華。
1962
3月,在文化部召開的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教材工作會議上,文化部接受潘天壽、傅抱石等人的意見,決定由浙江美術學院籌建試辦書法篆刻專業。
潘天壽
6月12日,潘天壽出席文化部全國美術教學會議時指出:“目前老書法家寥寥無幾,且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了。后繼無人,前途堪慮,我建議在美術學院設置書法專業,包括金石、篆刻,以便迅速繼承。”此建議受到文化部的重視,隨即批準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增設并試辦書法篆刻專業,潘天壽委托陸維釗主持籌辦。這是中國書法教育史上的一大創舉,也為中國現代書法教育事業奠基。
陸維釗
9月,由潘天壽院長參加,國畫系主任吳茀之以及劉葦、陸維釗、諸樂三、劉江等人組成的書法篆刻小組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制定有關條例、計劃、教學大綱等。
10月,由陸維釗、劉江、章祖安、李世英等人去上海、紹興、揚州、蘇州、杭州等地收購碑帖、印譜等教學資料。
12月13日,書法篆刻專業籌備組舉行了書法講授提綱第一次審查會議。
書法講授提綱第一次審查會議記錄
1963
浙江美術學院開書法教學之先河,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書法篆刻專業,成為中國高等書法教育的開端。
5月11日,第43次院務擴大會議討論決定,設置書法篆刻專業,1963年開始招生,暫由中國畫系領導。
關于開辦書法篆刻專業籌備工作的報告
7月,書法篆刻科正式成立。由陸維釗任科主任,沙孟海、諸樂三、朱家濟、方介堪、劉江、章祖安等為教學小組成員。
7月23日,潘天壽參加成立書法篆刻專業座談會。
成立書法篆刻專業座談會紀要
9月,在本院附中畢業班遴選了兩名有一定書法基礎的學生(李文采、金鑒才)進入學習。當時的書法篆刻科,與國畫系的人物、山水、花鳥三科并列。朱家濟教書法(楷書);陸維釗教古漢語,章祖安協助;諸樂三教篆刻,劉江協助;沙孟海教印學史論;方介堪、陸儼少、陸抑非、潘天壽、吳茀之等臨時兼課,是為全國第一個書法篆刻專業。
沙孟海、劉江、章祖安與第一屆、第二屆部分本科生合影
1964
6月22日,中國畫系辦公室發布《1964年書法刻印招生小組工作簡則(草案)》,該小組由吳茀之、劉葦、諸樂三、陸維釗、朱家濟、沙孟海、劉江、章祖安七人組成,劉江綜合負責。(并請潘天壽出席指導)
6月25日,召開書法刻印招生小組會議,會議由劉葦主持,吳茀之、劉葦、諸樂三、陸維釗、朱家濟、沙孟海、劉江、張永烈出席會議。會上討論了重點考試科目、評分百分比、考試時間等問題。
1964年新生入學試題
同年,書法篆刻專業舉行新生入學考試。招收本科生三名:朱關田、蔣北耿、楊永龍。
陸維釗、沙孟海、諸樂三、劉江在閱卷
1979
浙江美術學院受文化部委托培養書法篆刻研究生。陸維釗先生通過有關領導,約請沙孟海、諸樂三兩位先生合作。由陸維釗、沙孟海、諸樂三、劉江、章祖安五人組成研究生指導小組,陸維釗任指導小組組長。
陸維釗為首屆書法碩士研究生訂《教學綱領》(手稿)
同年暑期前,即面向全國招生。報名人數眾多,通過嚴格篩選,經初試、復試、面試,在全國范圍錄取研究生五名:朱關田、王冬齡、邱振中、祝遂之、陳振濂,并于9月入學,成為新中國第一屆書法篆刻碩士研究生,在中國教育史上為首創。
沙孟海先生給研究生上課
同年,浙江美術學院成為改革開放后國內首招外國留學生的院校。
沙孟海、劉江與第一屆書法研究生及日本插班生合影
1981
暑期,新中國第一屆書法篆刻五名碩士研究生順利畢業,這為以后恢復本科建制在師資方面作了準備。
劉江、章祖安先生和書法研究生們合影
1982
書法專業針對社會需求面向全國開辦了教師進修班。
1985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社會上的習書熱潮愈發高漲,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浙江美術學院幾度向文化部申請,率先獲批在全國恢復書法專業的本科教學,于 1985 年開始隔年招生。此后,國內外其他高校也相繼開設了與書法有關的專業課程,高等書法教育事業在新形勢下蓬勃發展。
學校自1985年以來,致力于書法國際教育,累計舉辦國際短訓班130余次,培養國際學員2000余人。
劉江教學手稿
1986
啟功先生在我校書法專業授課
1987
關于接待舊金山書法繪畫團的計劃
1989
浙江美術學院與歧阜女子大學締結姊妹學校簽約儀式在日本舉行。
1990
學院成立書法研究所,任命章祖安為主任。
從1990年開始,書法篆刻專業每年派教授前往日本岐阜女子大學進行教學工作,陳振濂、章祖安、劉江、祝遂之、王冬齡、韓天雍、蔣進、陳大中、沈樂平、白砥、張愛國等教授先后赴日講學。日本岐阜女子大學隔年有師生代表團短訪,也有長期留學生來中國學習。
1992
日本歧阜女子大學書法交流團來我校進行書法交流
1993
11月,浙江美術學院正式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
1994
首開成人教育大專班,諸次率先之舉,體現著高等院校應有的社會責任與時代擔當,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1996
開始博士招生,中國美術學院在國內首開藝術類實踐與理論復合型博士培養的先河,章祖安先生擔任導師。同年9月,招收了以中國書法的創作理論研究為專業方向的首屆博士研究生。
關于培養書法博士的意見和報告
1999
首屆書法博士生畢業,代表著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教育完成了本科、碩士、博士教學體系的成形,標志著中國美術學院書法教育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首屆書法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答辯合影
2000
2000年后,陸續形成了現代書法創作與理論研究、學院派書法創作與理論研究、傳統書法實踐與理論研究三個方向。
2001
3月,中國美術學院成立書法系成立籌備領導小組,于3月6日召開第一次工作會議,出席者有許江、劉國輝、祝遂之、劉健、孟云生、陳向迅、章祖安、王冬齡、劉江等,潘公凱、陳振濂因公出差缺席。會議討論了書法系成立的時間及工作安排。
4月9日,書法系正式成立,是當時國內唯一的書法系,祝遂之任系主任。中國美術學院的書法專業形成了完備的教學體系與學科構架,為國內外其他高校書法專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鑒依據。
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成立儀式現場
2002
中國美術學院現代書法研究中心成立,王冬齡任研究中心中心主任。“現代書法”這一命題正式進入中國的高等藝術教育范疇。由此,關于現代書法的實踐與研究在一個更高的學術平臺上展現。
王冬齡應倫敦大英博物館之邀參加“驚人之筆——中國現代書法藝術展”
2003
10月,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創辦四十周年慶祝活動拉開序幕,舉辦了“書法專業創辦四十周年學術研討會”“書法專業創辦四十周年回顧展”“高等書法教育論壇”等活動。
“書法專業創辦四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召開
日本友人來我校參加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創辦四十周年活動合影
2005
10月,中國杭州國際書法藝術節暨首屆國際草書藝術展、中國杭州首屆國際草書學術研討會在西湖美術館舉辦。
中國杭州首屆國際草書學術研討會召開
10月,“書非書——開放的書法時空:2005中國杭州國際現代書法藝術展”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從2005年開始,“書非書”國際書法節每五年舉辦一屆。
“書非書——開放的書法時空:2005中國杭州國際現代書法藝術展”開幕式現場
2007
“傳承與使命——高等書法教育論壇暨書法作品交流展”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
2008
4月,中國美術學院古文字書法研究中心暨浙江省甲骨文學會成立,劉江任會長,對古文字書法、篆刻創作實踐進行學術指導和理論研究。
“中國美術學院和日本歧阜女子大學提攜二十年交流展座談會”現場
2009
針對書學研究型人才缺乏、實踐型理論人才急需的形勢,中國美術學院在全國率先開設了“書法學與教育”的本科專業方向。
創辦書法學與教育專業后進行的首次教學檢查
2010
12月,由中國美術學院主辦、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承辦的“2010杭州國際高等書法教育論壇暨全國高校書法本科教育教學成果展”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這是國內首次舉辦的高校書法本科教育教學成果展。
“杭州國際高等書法教育論壇暨全國高校書法本科教育教學成果展”開幕式現場
2012
12月,“書學之路——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創辦五十周年文獻展”在浙江美術館舉辦,并于同期舉行了研討會,出版《書學之路——1963-2012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創辦五十周年文獻集》。
“書學之路——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創辦五十周年文獻展”現場
2015
6月,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成立,沈浩任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兼任書法系主任。沈樂平任副院長,兼任書法系副主任。
12月,為全面推動中國高等書法教育的發展,大力弘揚陸維釗等老一輩高等書法教育先驅的教學理念和教育精神,構筑當代書法教育的學術交流平臺,“書學之路——中國高等書法教育論壇暨高等書法教育成果展”系列活動在陸維釗書畫院舉辦。
“書學之路——第一屆中國高等書法教育論壇
暨高等書法教育教學成果展”系列活動開幕式現場
2016
9月,書法系招收首屆“篆刻創作與理論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
2017
12月,“第二屆中國高等書法教育論壇暨書學之路——2017中國高等書法教育教學成果展”“第二屆陸維釗書學研討會”在陸維釗書畫院舉辦。
“第二屆中國高等書法教育論壇暨書學之路
——2017中國高等書法教育教學成果展”開幕式現場
中國美術學院與筑波大學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共同舉辦“中日藝術交流展”,并召開“立足大學教育——論中日書畫交流之現狀與展望藝術交流研討會”。
“中日藝術交流展”開幕式現場
2018
11月,“姊妹提攜三十年——中國美術學院、日本岐阜女子大學師生作品展”在岐阜Media Cosmos圖書館展出。展覽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展現出了兩校高等書法教育的水平及三十年來兩校交流的成果。
“中國美術學院、歧阜女子大學姊妹學校提攜三十周年書法交流展”開幕式現場
“中國美術學院、歧阜女子大學姊妹學校提攜三十周年書法交流展”現場合影
2019
“書法學”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中國傳統書畫”項目被國家教育部批準為“全國普通高校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中國書畫專業基礎融通課程建設”“中國書畫經典傳習課程體系深化”入選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5月,“湖山勝概 詩畫浙江——中國美術學院書畫展”在匈牙利巴蘭尼亞州佩奇左而奈藝術中心成功舉辦。2019是中匈友好七十周年,也是浙江與巴蘭尼亞州結好十五周年,期間兩國、兩省州交流不斷。
“湖山勝概詩畫浙江——中國美術學院書畫展”開幕式合影
9月,由中國美術學院、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美術館承辦的“南北峰會——全國高等書法教育教師作品展暨中國書法的社會大教育體系構建學術論壇”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
“中國書法的社會大教育體系構建學術論壇”現場
11月,為了進一步加強中日兩國間的友好往來,增進中日青年的文化交流,由中國美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聯合日本筑波大學、大東文化大學共同籌備,日本外務省、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教育處后援的“中日友好青年交流紀念展—中日三校書畫交流展”在位于日本東京的日中友好會館開幕。
“中日友好青年交流紀念展——中日三校書畫交流展”開幕式合影
12月,“心畫——紀念陸維釗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獻展”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展覽分為“萬山青擁一詩人”“此身端擬蠹書終”“書筆蒼茫起鬼神”“樹木十年梁棟在”“回春一瞬雪霜融”等五個部分,分別從詩詞、學術、書法、教育、醫學等方面彰顯這位書法家、教育家的藝術才華,深厚的學術修養和嚴謹的治學精神。
“心畫——紀念陸維釗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獻展”開幕式現場
12月,在陸維釗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際,“書學之路——2019中國高等書法教育教學成果展”“第三屆中國高等書法教育論壇暨陸維釗書學研討會”在陸維釗書畫院舉辦。
“書學之路——2019中國高等書法教育教學成果展”開幕式現場合影
2020
11月,“碧血丹心——紀念沙孟海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沙孟海書法篆刻藝術大展暨學術文獻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分“翰墨千秋”“金石永壽”“積健為雄”“百年樹人”四個板,全方位地展示了沙孟海先生作為文人學者的崇高理想、作為藝術家的卓越成就、作為教育家的時代擔當。
“碧血丹心——紀念沙孟海誕辰一百二十周年
沙孟海書法篆刻藝術大展暨學術文獻展”開幕式現場
書法專業教學檢查
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書法系畢業展現場
2021
4月,中國美術學院與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浙江省平湖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2021書學之路——第四屆中國高等書法教育論壇”,論壇包含“中國高等書法教育成果系列之篆刻專題展示”和“從篆刻到印學研討會”兩部分,旨在進一步弘揚陸維釗先生的藝術精神和教育理念,構建書法學教育實踐和創作展示交流平臺,展現近年來書法學學科建設和教育成果。
“從篆刻到印學研討會”現場合影
2022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管理辦法》對藝術學門類的學科專業進行重大調整,書法學科升級,與美術并列。在專業學位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
2022年國家對藝術學門類的學科專業進行了重大調整
2023
4月8日,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學院成立,陳忠康出任學術院長。
這一年是中國書法高等教育60周年,也是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創辦60周年,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學院的成立,是在教育部對藝術學門類的學科專業進行重大調整的背景下,提高完善我國高等書法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體系、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舉措。
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學院成立揭牌儀式
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學院積極回應社會需求,以民族強盛為使命和擔當,將傳藝和育人相結合,技藝與器識相協調,繼承與開拓相統一,努力使中國書法成為新時代修生治學、磨礪品質,提升領悟力、創造力,不斷增強文化自信、歷史自信,在技道雙境中樹君子之德、積君子之才、創君子之藝的有為之學。
2025
4月9日,“省哲社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書學印學研究院授牌儀式舉行。
中國書學印學研究院以“漢字與文化研究”“書法篆刻文獻與理論研究”“書法篆刻創作與傳播研究”三大研究方向為支柱:以中華文明基因——漢字作為研究切入口,從中華文化和藝術源頭的視角,推動傳統文化藝術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古代文獻的梳理與研究為切入口,從文化觀念、社會視角,審視中國書學印學的實踐與理論,挖掘傳統文化內涵,闡釋傳統文人的精神世界;以理論研究為依托,強化書法篆刻創作語言研究;通過跨學科融通,擴展傳承與傳播渠道,弘揚中國書學印學的傳統精神,鑄煉當代語境中的時代意義。
諸迪、郭華巍共同為中國書學印學研究院授牌,
陳振濂、范迪安、金一斌、趙雁君、黃海峰共同見證
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沈浩發布“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書學印學研究院
研究院的建設既是對先賢教育理想的致敬,亦是對“書法高等教育發源地”學術使命的接續。當前,中國美術學院正在浙江省委宣傳部、省社科聯的指導下,整合校內外學術力量,積極承接“中國書法大系”編纂任務和“書法大系數據庫”建設,不斷為新時代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提供滋養,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美術學院書印大家
與浙江相關的歷代書法作品
未來,中國書學印學研究院將發揮中國美院攀登文藝高峰的領軍作用和重大文化坐標的輻射作用,開展一系列傳承中華文脈、描繪時代氣象的藝術創作、研究和教學,筑就“中國藝術教育圣地”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勝地”;發揮中國藝術國美之路的引領作用,推進“漢字”“山水”“器道”“造園”等中華文化基因工程研究,以及中國書學、中國印學、中國畫學、東方雕塑、東方造物等視覺國學研究,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深入實施中國書學印學傳承與傳播計劃、中國文化視覺傳播計劃,構筑引領中國、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傳播體系,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守正創新,
接續先賢道統,
活化歷史文脈;
源流互質,
返古開今,
激發古典學術的真實義,
創造將來文藝的新格局。
資料來源:
許江總主編,沈浩主編,《國美之路大典·書法卷》,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祝遂之主編,《高等書法教育四十年 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史料集》,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許江主編,《書學之路 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創辦五十周年文獻集》,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許江主編,《大學望鏡 中國美術學院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十周年》
陳永怡編著,《潘天壽美術教育文獻集》,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章祖安撰,《現代高等書法教育的先驅陸維釗——從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創立談起》
沈浩撰,《借古開今 為天下先—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概述》
來 源|國美學術通訊
編 輯|王怡航 戴佳杰
責 編|劉 楊 童戈辛
審 核|方 舟
中國美術學院官方微信號
投稿郵箱:caanews@caa.edu.cn
“國美學術通訊”官方微信號
投稿郵箱:caarmt@caa.edu.cn
出品:
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宣傳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體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