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野釣有這樣兩個絕佳的階段,分別是驚蟄到清明,這是釣鯽魚的階段。其次就是清明到谷雨階段,這是最適合守釣大魚的階段。說起魚情變化,其實跟水面升溫快慢,目標魚的耐寒能力有關。小水面升溫快,鯽魚最耐寒,驚蟄到清明之間非常適合小水面釣鯽魚。清明前后小水面的鯽魚進入繁殖期,魚情基本就結束了,此時大水面的魚情反而是正好的時候,因為大水面升溫慢,大魚覓食溫度更高,繁殖期也更晚。
一、天氣
春季遠不如其他季節注重天氣,這是因為春季的氣溫條件極為適宜,魚情雖然有好壞,但是基本沒有魚不開口的天氣,除非是較為極端的大風、暴雨天氣。不過天氣依然有好和更好之分,刮風下雨會讓水中溶氧提升,魚情會變得好很多。刮風其實對釣魚來說是雙刃劍,風大了魚必定不好釣,不分季節。風力不大魚才好釣,但是風力太小魚還是不好釣,2、3級的風才是最合適的。還要注意下風向,西風、西南風通常來說是最難釣的,甚至是沒口。不過春季的風向在一天之中經常會變來變去的,所以西風天未必不能出門。此時的陰天不悶,其實也較為適合晚春階段。
二、釣位
釣位的選擇要分布進行,不是看到特殊地形就趕緊搶,雖然好釣位地形肯定會異于周圍。晚春階段應該先看看風向如何,找逆風的一邊,在逆風的一側選擇合適的地形。釣位的地形主要是魚道、魚道兩大類,在晚春階段其實更適合釣魚道一些,因為此時是魚類覓食比較旺盛的階段,魚道地形遠遠好于魚窩地形。鏵尖、寬 變 窄、灣子兩側、大小水面相連處都是不錯的選擇。選擇好位置要注意深淺遠近,一個位置會因為釣的遠近深淺不同有時候就是沒口,經驗告訴我們,晚春階段主要還是釣淺為主。比夏秋季節淺,比釣鯽魚深,水深最好在2米左右最佳。
三、目標魚
晚春已經沒有不開口的魚類了,所以目標魚的選擇比較多樣。小水面的鯽魚到了晚春已經過了繁殖期,但是大水面升溫慢,魚情稍晚一些,所以鯽魚未必不能釣。但是鯽魚所在的位置主要還是淺水障礙物為主,而釣大魚主要還是明水地形為主,所以未必能夠碰上更多的鯽魚。晚春是鯉魚的繁殖期,所以鯉魚在這個時候較為好釣。青魚、鳊魚同樣好釣,這些魚類的繁殖期比鯉魚晚一些。草魚和鰱鳙這些喜暖的魚類也比較好釣,這些魚類的繁殖在初夏。自然水域中魚的密度小但是種類多,想要多釣魚反而比較忌諱通殺,還是應該有主次,也就是主攻某種魚類,兼顧其他品種的魚類。
四、釣法
首先要注意釣組,釣大魚很難做到通殺各種體型,所以釣組也要做到取舍。不過因為晚春階段魚情好的緣故,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粗線大鉤守釣大魚,可能全天沒口。細線釣小魚,可能碰上大魚斷線。這個問題說明了粗線太硬,導致大魚都不太敢進食,細線異物感比較低,大魚會更敢進食一些。釣組建議搭配成單鉤通線釣組,魚線上沒有線結拉力的損失自然就不多,細線也能釣到較大的魚類。對于釣大魚來說餌料聚魚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單鉤還是雙鉤的差別并不大,雙鉤釣大魚反而容易出現搭橋的現象。單鉤通線還有一個好處,鉛墜的位置可以移動,如果走水、風大需要鉛墜躺底時,鉛墜往下移動移動。
如果正常釣法,需要鉛墜距離水底較遠一些,防止鉛墜距離魚頭太近,鉛墜就可以往上拉動一些。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