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青春與時代同行,奮斗共未來相伴。
為傳承優秀青年的奮斗基因,凝聚青春向上的榜樣力量,北科大青年特策劃“青年榜樣”專欄。對話扎根邊疆的基層先鋒、科創報國的行業精英、深耕教育的燃燈者等優秀青年校友,于成長故事中解碼青春密碼,讓每一段成長經歷化作燈塔,照亮“鋼筋鐵骨”的北科大青年的奮進征途!
韓璽,全球頂尖光刻設備企業阿斯麥(ASML)電子光學工程師。2018年,他從北京科技大學本科畢業,而后于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完成碩士學業 。
北京科技大學2018屆機械工程專業本科生
工商管理雙學位獲得者
勵志計劃第八屆學員
曾任機械工程學院學生會主席
北科相聲社社長
創新創業中心輔導員
在試錯中錨定方向
多元嘗試 拆解破局
初入北科時,韓璽曾立志深耕專業領域,卻在機緣巧合下將大量時間投入學生工作與社團活動。從班長、相聲社社長到院學生會主席,從暑期創業訓練營輔導員到跨校科研參與者,他在多重角色中不斷突破自我。盡管這些經歷讓他“技能點分散”,卻也鍛造了極強的資源協調與問題拆解能力。
有人說“把學校所學的知識都忘記后,剩下的就是教育”。韓璽對此深表贊同。在他看來,拋開機械專業具體的知識之后,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人們認識系統與部件之間關系的能力。韓璽的這種“拆解問題”的習慣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無數次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在校期間,他參與了眾多實踐活動,如拆解發動機、設計齒輪減速器等。這些課程設計不僅讓他對機械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鍛煉了他拆解復雜問題的能力。他學會了如何從整體出發,將大問題拆解成小問題,再逐一解決,最終整合出最優解。
創新突破 初心不改
擔任機械學院學習中心分管負責人期間,韓璽首創“學霸訓練營”,組織60余名新生定期參與高數輔導,顯著提升了班級成績排名。面對傳統團日活動的枯燥形式,他大膽引入“優秀學子宣講團”,聯動傳統文化與科技社團,打造主題鮮明的互動課堂。“學生工作不是‘混經歷’,而是要讓參與者真正受益。”他堅持的理念,讓數百名學子在活動中收獲了技能與友誼。
師生之誼 啟迪心靈
回顧校園時光,韓璽特別提到輔導員與老師的信任。一次主持人隊面試,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在師長的鼓勵下,他從主持一場小活動起步,逐漸成長為學生會的中堅力量。在他看來,大學初期的環境如同“第一份工作”,潛移默化中塑造了一個人的未來,北科優秀師長的言傳身教讓他受益匪淺,同時,他也在工作學習中持續將這些經驗和精神傳遞給后來的追光者。
從實驗室到光刻機的跨越
求實求知 逐步成長
畢業前夕,韓璽曾向60余家企業投遞簡歷,涵蓋金融、教育、互聯網等多個領域,最終卻意外回歸本專業,成為光刻設備企業阿斯麥(ASML)的一名電子光學工程師。
初入阿斯麥時,韓璽曾因過度謹慎而效率低下?!鞍l一封郵件要檢查五遍,后來發現,小錯誤無傷大雅,快速試錯才是成長捷徑。”他總結道。如今,他常告誡新人,職場容錯率遠高于想象,與其畏首畏尾,不如在‘安全區’內大膽突破。
盡管光刻機研發與課本知識差異巨大,但科打下的扎實功底讓他更快觸達核心。機械原理中的系統思維、數學建模的嚴謹性,甚至學生會策劃活動的經驗,都在工作中被他挖掘并悄然復用。他認為,成績優異者未必精通所有技能,但解決問題的‘內功’一定更深厚。
致時代洪流中的追光少年
面對AI時代的挑戰,韓璽建議學弟學妹們要穩住心態,若前路未有明燈指引,不妨暫拋功利之心,在隨遇而安中尋覓熱忱所在。北科人的‘鋼魂’,不僅是堅韌,更是適應變化的柔韌。他鼓勵大家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和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機遇。對此,韓璽力薦電視劇《士兵突擊》,故事中許三多獨守營房的堅持、伍六一帶著傷殘重返社會的勇氣、成才在反思中涅槃的故事,皆成為他在異國疫情隔離期間的精神支柱,讓他在迷茫中找到主心骨,走出自己的道路。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
但每一步都需全力以赴
韓璽用親身經歷證明
無論是學術殿堂、社團舞臺
還是光刻機研發一線
只要心懷熱愛、腳踏實地
終能在屬于自己的領域綻放光芒!
近期專題 歡迎投稿
出品 | 北科小博士新媒體工作室
來源 | 韓璽
責編 | 玥彤
校核 | 芯芯 1+
值班編委 | 小丸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