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多次智駕事故風波,最終還是引出了官方的監管動作。
昨晚(4月16日)7點,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在工信部官網上發布了一條標題為《裝備工業一司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的公告。
工信部的官方新聞公告
公告中特別強調:汽車生產企業需要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切實擔負起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安全水平。
《通知》明確,汽車生產企業應當主動履行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要根據《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與技術指南》,加強與研發生產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及開展OTA升級活動相適應的能力建設。企業要對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及OTA升級活動開展充分的測試驗證,明確系統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確保控制策略合理,嚴格履行告知義務,確保在開發、生產、運行等階段進行有效的安全管理,不斷提升產品功能、性能和質量安全水平。
在車輛產品主要技術參數表中,該通知要求補充增加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和OTA升級信息有關技術參數,納入工業和信息化部產品準入和生產一致性管理,并向市場監管總局備案,保障汽車產品缺陷調查和召回管理順利實施。企業申報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應當完整、準確填報有關技術參數,涉及產品功能和性能的,還應當提交相關檢驗檢測報告等驗證材料。
目前自動駕駛技術依據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標準分為6級:L0級為無自動化,全由人類駕駛員操控;L1級為駕駛輔助,像自適應巡航等輔助特定操作,駕駛員仍全面掌控;L2級能同時控制橫向與縱向運動,可短暫脫手但駕駛員責任依舊;L3級在特定條件下自主駕駛,遇復雜情況提前讓駕駛員接管;L4級于特定區域和條件中完全自主,突發狀況也能自行處理;L5級則是在任何環境與條件下都無需人類干預,徹底擺脫方向盤等駕駛控制裝置。
此前,行業中存在不少夸大宣傳駕駛輔助系統的事件。部分車企將L2級輔助駕駛吹噓為 “自動駕駛”,誤導消費者。例如,有的企業在宣傳資料和廣告中,過度強調車輛的自動行駛能力,模糊了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的界限,讓消費者誤以為車輛在各種路況下都能完全自主行駛,從而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
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的快速發展,工信部的此次會議及相關政策舉措,將促使車企更加重視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避免過度營銷,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文章來源:長江云新聞,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僅供參考。感恩原創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權,煩請平臺留言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