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這樣一段話:“不必羨慕他人的成功來得太早,也無需為自己的暫時落后而焦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時間。”
是啊,人生,你得先是自己,才能是任何。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而認清自我,做好自己,正是熱愛生活的第一步。
就好像有人曾經說過他的故事,他說有那么一段時間里,他一直被困名為 “期待” 的牢籠里。比如大學選專業(yè)時,他聽從父母建議填報了熱門的金融專業(yè),卻在密密麻麻的數字與公式中逐漸失去了方向。
在課堂上,他望著窗外的陽光,心里總是在想: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直到有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寫作,在文字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歸屬感。
于是,他就開始利用課余時間學習寫作,從最初的迷茫摸索,到最后在校園雜志上發(fā)表文章,他終于明白,當你開始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成長便悄然發(fā)生了。
是啊,很多時候前行的道路上,我們想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要剛愎自用。
也并不是說我們就要任性妄為,而是我們要明白,在這個紛繁世界中要保持清醒的認知。那就是認識自己。
只有清楚這一點,我們才更容易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也才能夠做到在選擇人生道路時,不被他人的評價左右,更能夠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正如東漢時期的班超,因為家境貧寒,只能靠替官府抄寫文書來維持生計。只是面對日復一日枯燥的抄寫工作,但是他并不甘心這樣的生活。
有一天,他突然擲筆于地,大聲說道:“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于是在那個以文為尊的時代,班超不顧他人異樣的眼光,毅然選擇了投身軍旅。后來他出使西域,并憑借著自己卓越的膽識和智慧,三十多年間收服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的回歸、促進民族融合做出巨大貢獻。
而他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不也是因為他沒有被世俗的 “安穩(wěn)” 所束縛,而是忠于內心志向,也正是這樣才讓他成就了自己。
確實,當我們先做好自己,就會發(fā)現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會變得多彩了。就比如有的人為了合群勉強自己做一些事情的你,當你開始做好自己,就能夠享受獨處的時光;
是啊,當我們能夠做好自己,就會發(fā)現曾經那個因為害怕失敗而畏縮的你,會鼓起勇氣嘗試那些自己想要做的事物;那個總在討好他人的你,也能夠溫柔而堅定地說出拒絕的話。
因為這個時候你已經明白,只有先成為自己、做好自己,才能夠以更加飽滿的姿態(tài)去扮演其他角色。正如有人說過這樣一段話所言:“我們自己的修養(yǎng),是一點一滴積累而成的。”
說到底,成為自己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認識自己,做好自己,不斷的修養(yǎng)身心、充實自己的過程。
是啊,人生本就是一場獨特的旅程,沿途的風景或許有一些相似,但我們都要明白,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首先要明白,對于自己來說首先要做的是什么?那就是你得先是自己,才能是任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把很多事情做好。
確實,很多事情都在告訴我們這一點,只有先做好自己,才能在人生的舞臺上,自信從容地扮演好人生的每一個角色。
文|明浮生
圖|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