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問五臺山弘愿老禪師:禪者是怎么睡覺的?如果熬了一個通宵怎么補救?為什么有的人睡兩三個小時依然精力充沛,有的人睡八九個小時也無精打采的?睡覺有什么秘訣嗎?佛經是怎么說睡覺的?
五臺山的風輕輕掠過檐角銅鈴,弘愿老禪師將枯枝投入火坑,爆出幾點星火。阿彌啊,你這一聲“熬通宵”的叩問,恰似當年佛陀在菩提樹下直面五蘊熾盛。
禪者枕石而眠時,身體在安住,心卻在覺醒。你看佛寺晨鐘未響,寮房里早課的比丘已盤坐如鐘——若他們徹夜未眠時,呼吸即是最好的臥榻。《瑜伽師地論》說“眠如毒蛇”,非是教人強撐不睡,而是教人莫讓昏沉吞噬靈臺。就像你手中這盞熱茶,熬得濃了反失茶性,熬得淡了又失茶味。
那些睡一個時辰卻神采奕奕者,是把覺性帶進深眠。他們的睡如飛鳥棲枝,松而不懈;醒如晨露滾荷,凈而不染。反觀貪睡之人,往往在輾轉反側間耗盡心神。佛陀在《中阿含經》示現“獅子臥”,右脅而眠,右手托腮,非為姿態優雅,實是令氣血暢通,心神不散。
若已熬過通宵,且看破曉時分如何補救:卯時飲一盞淡鹽水,如春雨潤澤枯木;巳時閉目調息半炷香,勝過昏沉半日眠。切記莫要暴食暴睡,這如同往將熄的火堆潑油,反生黑煙。當年虛云老和尚三步一拜朝五臺,途中何曾有過整夜安眠?卻能在雪地入定時,將片刻寂靜化作三日滋養。
佛經說“應時食,節量食”,睡眠亦是如此。《摩訶僧祇律》載佛陀四威儀,行住坐臥皆不離覺照。你且看終南山的云,聚時不貪多,散時不眷戀。真正的補覺不在錦衾繡枕,而在行住坐臥間念念清明。
那些執著于“必須睡足八小時”者,如同守著漏水的木桶。智者會修“分段眠”:子時養肝血,午時養心氣,各安其時。藥山惟儼禪師夜不倒單,卻能在經行時采天地精氣;永嘉玄覺證道后說“夢里明明有六趣,覺后空空無大千”,睡與醒何曾有分別?
補救通宵的終極法門,是學會與無常共舞。就像你現在凝視的這炷香,灰落時不驚,煙起時不追。今夜熬過的通宵,恰是明日破執的機緣。待你看透醒夢本無二,方知禪者的枕頭,原是三千大千世界。
阿彌心里想:身心自在學禪睡,熬夜后,或值夜班,睡子午覺(子覺2小時,午覺1小時)養肝血補心氣。睡覺身體不熬夜,完全放下即休息;其心清凈不昏睡,念念清明是大補。
天天念能量偈,稽首頂禮至尊諸圣為眾生祈福:南無阿祖太上老君!阿彌陀佛!六時吉祥!阿觀自在,日日好日!行善積德,越來越好!南無阿彌陀佛,一切變得越來越好!但愿一切如你所愿!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阿觀自在,菩提薩婆訶!阿觀自在,南無觀音觀自在菩薩!南無觀音觀自在菩薩!………
(李松陽2025公歷0418《非常財富》第02880篇 阿彌聞道第1040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