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節體育課,每天兩小時體育鍛煉。今年以來,國家和相關部門出臺了多個文件,多地也出臺政策,明確要求保障學生課間正常活動和體育活動時間。隨著轟轟烈烈體育運動的開展,課時的延長,體育老師的地位飆升,有的體育老師甚至當上了班主任。但來自某中學的體育老師小王這幾天心情差到了極點,到底是什么原因?我們接著往下看。
01
跑圈三件套逼瘋學生:評教墊底真相
“王老師的體育課?那叫體能集訓營!”當季度評教結果公布時,全校炸了鍋——年級62個老師里,體育老師小王竟墊底。校長老李盯著數據直撓頭:“體育課不是最討喜嗎?當年我們畢業多年,大家聚餐都得喊上體育老師!”
小王老師,這個曾被學校破格當班主任的體院高材生,此刻捏著評分表的手直發抖。調查結果更扎心:
*長跑+短跑+間歇跑—每節課都是“跑圈三件套”;
*其他班的班主任抗議最兇—學生哀嚎“腿酸得樓梯都爬不動” ;
*聽見哨聲就哆嗦—曾經期待的體育課成了“恐怖片開場”。
“我就想帶孩子們強身健體啊...”小王老師委屈巴巴。可當運動變成機械訓練,再好的初心也成了“甜蜜負擔”。
02
合肥逆襲密碼:把操場變游戲廳
正當小王懷疑人生時,合肥皖智高復學校的操場上,一群高考生正追著體育老師曹媛喊:“曹老師,下周玩真人版貪吃蛇嗎?”
曹媛老師的課堂,藏著讓人上癮的魔法:
*穿針引線——全班變身“人體傳送帶”;
*桃花朵朵開—算數+搶位雙重暴擊;
*找停車位——體力與腦力的街頭對決;
郭祖彬校長立下軍令狀:“每節體育課,必須讓那些“悶葫蘆”全部笑出聲!”
在這里,體育課是解壓神器:社恐學生成了“顛球接力賽MVP”;書呆子組團研究“兩人三足戰術”;高考倒計時牌下,滿場都是帶汗的笑聲。
“以前覺得體育課浪費時間,現在每周就指著它回血!”復讀生小林的話,揭開了好體育課的終極密碼—快樂才是第一生產力。
03
課時加倍≠效果翻倍:快樂才是剛需
政策加持下,全國校園掀起“體育熱”,但現實卻啪啪打臉:
?課時加倍=跑圈×3:從“快樂星球”淪為“田徑集訓” ;
?考核至上:跳遠練成肌肉記憶,笑容練成表情管理;
?學生神總結:“體育課越上越累,不如在教室打盹”。
如何真正要讓孩子動起來、跑起來、活動起來,讓他們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合肥皖智中學的曹老師甩出答案: 把“達標測試”變成“組團闖關”;讓“運動菜鳥”也有“高光時刻”;用游戲思維破解“厭動基因”。
正如操場墻上的標語:“我們不要流水線運動員,只要眼里有光的孩子。”
當“體能集訓”變成“快樂星球”,當哨聲化作笑聲,這才是體育課該有的模樣——畢竟能讓學生追著問“能不能拖堂”的課堂,才是教育最美的樣子。你的體育課DNA,是哭著跑圈還是笑著闖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