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把對中國的關稅提高到245%”,這個消息一出來沒多久,白宮馬上就站出來澄清和解釋了。
他們否認對所有中國商品都收245%的關稅,并強調特朗普這次對中國新加的關稅,整體還是保持在145%。
白宮還特地在社交媒體上仔細解釋了一下這個“245%的關稅”到底是怎么算出來的。
首先美國對中國征收了125%的“對等關稅”,然后,又因為芬太尼危機的問題,加征了20%的關稅,再加上根據“301條款”對某些中國商品征收的關稅,這個稅率從7.5%到100%不等。
這樣一算,125%加20%再加100%,最高就達到了245%,但實際上,只有一種商品——出口到美國的注射器和針頭,才被征收了這么高的245%的關稅,并不是所有中國商品都被收這么高的稅。
說實話,雖然白宮很快就出來解釋了,但最開始鬧出這個誤會,也跟他們自己脫不了干系。
按理說,特朗普現在對中國加的關稅已經高到離譜了,他這么做,就是想擺出一個強硬的架勢,給中國施加壓力。
外界對245%這么夸張的關稅已經議論紛紛了,白宮本來完全可以不管、不解釋,但他們卻第一時間跳出來澄清。
這就說明,特朗普自己也清楚,他原本以為關稅可以逼迫中國讓步,現在發現根本沒用,所以他也沒膽量再繼續往上加了。
一方面再加也沒啥意義,還會被人當成笑話來看,另一方面,現在的局勢其實對美國已經很不利了。
145%和245%的關稅到底有什么區別嗎?其實根本沒啥區別,加到這個程度,就是擺明了不讓中國貨進入美國市場了。
但即使這樣,特朗普還是不敢對某些電子產品下手,這些產品他只能繼續“豁免”,不敢加稅,特朗普之所以把關稅加到245%這么夸張,就是希望中國能害怕,趕緊妥協讓步。
但他這次真是打錯算盤了,中國絕對不會被他這種“關稅訛詐”給嚇住,更不會低頭,關于中美對話和談判的問題,中方最近也再次明確表態了。
16號外交部的記者會上,有日本記者問,外交部發言人林劍直接回答說:“我們不想打貿易戰,但也絕對不怕打。”
看到我們的態度如此堅決,這下可把79歲的特朗普給氣壞了。
他本來以為狠狠加關稅后,中國肯定會主動打電話來妥協,結果等了半天,中國的電話沒等到,反倒等來了日本的強硬警告。
4月15日,日本國會正式通過了“美日關稅談判”的方案和具體時間安排,根據這個方案,美日雙方會在4月16日到18日進行談判。
有人可能會問,談判的內容是什么呢?其實就是討論美國到底要對日本征收多少關稅。
談判方案通過之后,日本的石破茂立刻公開表態,這次跟美國的關稅談判,日本不會做出什么重大讓步,也不會急著簽訂協議。
雖然他也表示日本暫時不會對美國采取報復性的關稅措施,但國際媒體普遍都認為,這是日本到目前為止對美國發出的最強烈的警告。
同一天日本還宣布,美國谷歌公司違反了日本的《反壟斷法》,并且首次對美國大公司發出了行政終止令。
很多分析人士都覺得,以前日本和美國打交道的時候,總是處于比較弱勢、比較聽話的位置,但這次日本突然變硬氣了,說明日本和一些美國的盟友,在關稅問題上跟美國的斗爭會越來越激烈。
說到底,特朗普政府現在完全是用冷戰時代的老辦法來打21世紀的貿易戰,結果搞得全世界亂七八糟,最后連美國自己也跟著倒霉。
現在美國的超市貨架越來越空,加油站門口排的隊越來越長,而中國這邊的商場卻還是人山人海,港口碼頭上貨輪來來往往,忙個不停。
仔細分析一下這場較量,特朗普政府犯了三個致命的錯誤,第一太高估了美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以為自己說一句話,大家都會跟著走。
第二太低估了中國的耐心和韌性,第三完全看錯了全球經濟的真實情況。
美國以為自己手里拿著一張“要么選我,要么選中國”的王牌,但其實這是一把“雙刃劍”,傷人也傷己。
當美國逼著其他國家放棄中國的時候,實際上就是讓這些國家在自己的實際利益和美國的面子之間做選擇,結果呢,日本選擇減少持有美國國債,德國則選擇加大對中國的投資。
中國手里有什么?我們有14億人的巨大市場,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還有領先世界的新能源技術,這些才是真正的硬實力!現在到底是誰更需要誰,美國應該好好想清楚了。
趁現在還有機會趕緊懸崖勒馬,早點回頭。要是非要自欺欺人,硬撐著把美國經濟搞到“懸崖邊上”,甚至掉進“深淵”里,到那個時候特朗普再后悔,可就真的太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