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融媒4月17日訊(膠東在線記者 王競男 攝影 李剛 李浩南)17日,記者在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煙臺市美麗中國先行區示范標桿建設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1月,煙臺正式發布《煙臺市美麗中國先行區示范標桿建設行動方案》,該方案提出“實施八大行動繪就八美圖景”,明確到2027年,美麗煙臺建設取得標志性成果,中國北方最美生態城市建設形成可感可知的優勢,成為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示范標桿;到2035年,美麗煙臺基本建成,煙臺生態文明建設在中國北方形成顯著優勢;展望本世紀中葉,美麗煙臺全面建成,中國北方最美生態城市全方位呈現。
煙臺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德勝介紹,《行動方案》是落實國家和山東省美麗建設部署的具體實踐,涵蓋綠色低碳發展、環境質量提升、現代海洋示范建設、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等八大行動。《行動方案》根據煙臺特色增加現代海洋建設示范行動,凸顯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特色亮點。縱深推進美麗煙臺建設,科學設置了37項建設指標、58項重點任務以及42項重點項目,為煙臺市早日成為環渤海地區中心城市厚植綠色底蘊。繼續打造有影響力的美麗煙臺建設城市品牌,充分挖掘煙臺市現有的、擬打造的以及有打造潛力的美麗建設示范最美典型,提出與全球城市同臺競爭、在中國北方領先垂范、在山東率先引領的目標任務,充分彰顯煙臺市美麗特質。
煙臺市在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示范標桿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煙臺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朝暉表示,煙臺在清潔能源領域實現“六個第一”:發出山東第一度核電、第一度海上風電和全球深遠海漂浮式海上光伏第一度電,建成全國首個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發展研究實驗項目,形成山東第一的清潔能源裝機容量,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到1700萬千瓦,海陽成為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當前,煙臺正在實施總投資7000億元千萬千瓦級核電基地、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千萬千瓦級光伏基地、千萬噸級LNG基地以及3個區域性獨立儲能中心,到2035年,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將突破6000萬千瓦,屆時年可生產清潔電力2900億度。
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成果豐碩,煙臺四十里灣、龍口岸段入選第二批省級美麗海灣優秀案例,省級美麗幸福河湖增至42條。國家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山東昆崳山站、山東銀蓮花養護觀測站正式揭牌,長島綜試區重現白江豚、鯨魚等珍稀海洋生物,生物多樣性持續恢復。此外,新獲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2處,總數達到22處,數量居全國地級市首位,福山大櫻桃、棲霞蘋果等24個國家級地理標志商標成為生態價值轉化亮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