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蔣波
編輯 |韓成功、王東
工商儲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華夏能源網&華夏儲能(公眾號hxcn3060)獲悉,近日,長園能源發布一款215kW/418kWh工商業儲能柜新品,報價低至0.478元/Wh,引發行業驚呼——“自殺價”又來了!
今年以來,工商儲價格屢創新低。今年1月初,博時新能源發布的工商儲產品,價格只有0.499元/Wh,明顯低于成本價。3月底,弘正儲能又發布0.486元/Wh階梯價格儲能產品,再度拉低工商儲價格底線。
工商儲價格走低早已不是新鮮事。在日前比亞迪儲能舉行的工商業儲能新品發布會上,比亞迪儲能技術總監王笑野表示:“工商業儲能企業大批量涌入,展開低價肉搏,最近一年內工商業儲能的產品價格降低了將近70%。”
那么,工商儲價格持續走低的背后,有哪些深層次原因?工商儲價格還會繼續下跌嗎?企業又該如何應對持續不斷的價格戰?
臺上說價值,臺下卷價格
此輪工商儲價格戰可以追溯到去年9月舉行的第三屆EESA儲能展上。
彼時,科陸電子(SZ:002121)推出Aqua-E系列工商儲產品,最低價格為0.598元/Wh;另一家成立僅2年的小微企業沃橙新能源,更是將價格定在了0.58元/Wh。
兩家企業合力,共同將工商業儲能價格帶入了“5毛時代”,而當時行業內工商儲產品還普遍在0.7元/Wh。
此后,價格戰開始了比下線的競賽。短短幾個月時間,工商儲價格就進入了“4毛時代”,如此兇猛的降價幅度,很顯然不能用技術創新來解釋。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相繼推出低價儲能新品的公司,并非泛泛之輩。
科陸電子是儲能行業的“老兵”,很早就打造了國內第一臺MW級箱式儲能電站和儲能行業第一臺3MW功率容量PCS;弘正儲能在日前儲能領跑者聯盟發布的“2024年度國內工商業儲能系統出貨量排名”中,位列第六位;博時新能源背靠西子潔能、杭實集團兩大股東,其推出的價格僅為0.499元/Wh的工商業儲能柜,是與瑞浦蘭鈞(HK:00666)、高特電子、恩玖科技等合作共同推出的。
當一眾知名系統集成商前赴后繼推出低價產品,儲能行業“價格戰”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雖然不少企業提出了“卷價格”不如“卷價值”的口號。但是,在“每度電1分錢價差都能決定購買與否”的血淋淋的現實面前,多數企業又毫不猶豫地選擇加入價格戰的行列。
日前,新能安總經理馬金鵬也撰文稱,“能源與電力行業的發展確實是一個追求度電成本或者單位能耗有序持續降低的過程,但是眼下大家好像都是臺上說完價值的話,臺下就用接近BOM成本的價格去卷訂單,樂此不疲而又無可奈何?!?/p>
臺上說價值,臺下卷價格。這就是當前儲能行業的無奈現實。
不僅是內卷,更不得不降價
工商儲低價頻頻爆出的背后,除了行業企業之間的價格戰,還有很多深層次的原因。
一是上游價格下跌。
從儲能產業鏈角度來說,系統集成商處于中下游,產品受上游鋰電材料、電芯等價格影響較大。近一兩年來,由于碳酸鋰價格不斷下滑,電芯價格也不斷走低。2024年,儲能電芯價格暴跌50%至0.4元/Wh。所以,儲能系統集成產品價格走低也順理成章。
二是工商儲項目收益減少。
華夏能源網注意到,自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全國多省市分時電價政策的密集調整,導致工商業儲能運營模式從峰谷“兩充兩放”向“一充一放”退化。與此前的分時電價政策相比,多數省市將原來的“午間三小時”從高峰電價調整為低谷電價,這對以“峰谷套利”為主要盈利模式的工商業儲能來說,相當于少了一個獲利的時段。
同時,多數省市的峰谷價差也出現了收窄趨勢,例如,河北省南部取消尖峰電價后,月度價差環比縮減27.91%。
一邊是高峰時段的減少,一邊是峰谷價差的收窄,工商儲業主的收益明顯下滑。面對收益的縮水,工商業儲能用戶為了維持盈利,不得不揮刀降成本。系統集成商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拿下訂單,不得不降低產品價格,甚至是不惜虧本賣。
三是下游業主越來越“精明”。
隨著儲能行業越來越成熟,工商儲已經走完市場教育階段。如今,下游業主對于產品的各類參數和售價都很熟悉,此前系統集成商利用信息差來高價銷售的模式也不復存在,“貨比三家”更讓高價產品日益失去市場。當然,這是成熟市場該有的現象,在價格幾乎透明之后,廠商再卷價格就沒有意義了。
“價格戰”是不好,但不打不行
當前,不僅僅是儲能行業,光伏、風電等所有新能源行業都陷入了“價格戰”,許多人將其視為洪水猛獸或者是“害群之馬”,必要除之而后快。
但縱觀所有的行業,價格戰都是從無序走向成熟過程中所無法回避的一段路。從家電行業早年國美、蘇寧等巨頭為搶占市場份額大打出手,到如今網約車平臺為吸引用戶不斷推出低價策略,再到電商購物節期間各大商家瘋狂降價促銷,價格戰的廝殺聲隨處可聞。
對于新興行業而言,價格戰是打開市場的“敲門磚”。初入市場的企業,往往以低價策略吸引消費者,快速積累用戶,在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而對于成熟行業,價格戰則是企業爭奪市場份額、清理競爭對手的“利器”。通過降價,優勢企業擠壓掉對手的生存空間,重塑行業格局。
同樣,工商儲行業也是如此??梢詳喽?,工商儲的價格絕對不會止步于0.478元/Wh,市場上還會出現下一個科陸電子、弘正儲能、長園能源。工商儲市場也將會在價格戰中被重塑——“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隨著“價格戰”的持續,那些技術薄弱、資金鏈脆弱的廠商將被陸續淘汰。
那么,什么樣的廠商才能在大浪淘沙中生存下來呢?實際上,工商儲業主對產品低價需求的背后,是對收益不穩的憂慮和對高收益的渴望。如果系統集成商能夠利用自身的技術或服務來解決業主的這一難題,那么也就能夠跳出“價格戰”的泥潭,開拓出新的市場空間。
當然,這對系統集成商來說并非易事,需要在成本、安全、故障率、資金流等很多方面有所建樹。這也要求系統集成商不能僅僅滿足于做設備提供商,更應具備綜合服務商的觀念,這將是未來大多數儲能企業的轉型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