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推出“對等關稅”政策后,一邊抱怨中國不主動打電話談判,一邊想要采用各個擊破的方式,拉攏其他國家在這場關稅戰中和美國共同應對中國。但是特朗普的算盤明顯落了空。
一方面,美國孤立中國的計劃明顯行不通,尤其是在特朗普各種極限施壓和朝令夕改之后,包括歐盟在內的美國盟友反而更愿意和中國談合作,另一方面,美國在苦等中國電話之際,中方正在開展多邊外交,亞洲這邊有越南,馬來西亞等國,拉丁美洲則有巴西。
在中方宣布,對美國商品加征125%的關稅,作為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反制之后,中國和巴西的合作正在迅速升級。據媒體報道,中國已經緊急向巴西下了40船大豆的訂單,本周,巴西還將接待中國代表團,重點討論巴西大豆和牛肉等農產品的出口。
中美關稅戰的升級對于巴西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因為巴西的農產品能夠很好地填補美國留下的缺口,不過中巴之間的合作潛力遠不止于此,雙方還有一個更大的計劃。
(巴西接待中國代表團)
據環球網援引香港《南華早報》報道,巴西規劃部機構協調秘書若昂·維拉韋德發文稱,巴西政府在4月16日接待了一個中國代表團,討論了巴西和南美一體化的計劃,并特別討論了重大基礎設施計劃,其中包括連接南美國家和秘魯錢凱港的兩洋鐵路項目。中方表示,有興趣探索兩洋鐵路項目的投資選擇。
兩洋鐵路最早由拉美國家在上世紀60年代提出,一直擱置了幾十年,直到2014年中方再次提及,按照當時的規劃,新版 “兩洋鐵路” 總長4919公里,之所以名為兩洋鐵路,是因為要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它從巴西東南部的里約熱內盧州出發,向西延伸至巴西高原,橫穿南美腹地,最終抵達秘魯的卡亞俄港。
雖然兩洋鐵路項目目前還在前期研究階段,距離正式建成還有很遠的距離,而且可以預料到,雙方達成合作協議后,過程中也需要克服不少困難,比如技術、成本和環保等方面遭遇的挑戰,但是從長期來看,這顯然將是一個雙贏的選擇。
一方面,拉美地區的基建和物流條件,嚴重制約中國和拉丁美洲國家的貿易往來,兩洋鐵路” 修建后,能降低南美多國物流成本,促進人員、貨物流動,方便巴西的大豆、鐵礦砂和原油出口、推動秘魯等地礦產業開發,讓南美多國更快與亞洲相連,擴大出口,帶動經濟發展。
另一方面,兩洋鐵路還能提高運輸效率,降低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的進口成本,并極大改善中國在巴拿馬運河問題上的被動局面。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上臺后,不斷拿巴拿馬運河做文章,美國防長赫格塞思不久前還大肆炒作,要在中國影響力之下奪回巴拿馬運河。從這個角度來說,建設 “兩洋鐵路”,實際上是多了一個替代巴拿馬運河的選擇。
當然,不管兩洋鐵路的進展如何,中國和巴西的合作已經說明了一點,美國想要圍堵打壓中國的道路是行不通的,美國一手挑起的關稅戰,也無法從根本上動搖中國,中國在全球范圍內,并不缺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美國如果真的為了大局考慮,就應該收起脅迫施壓,威脅別國選邊站隊這一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