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網友發帖稱,上海兩家三甲醫院要裁員30%,裁員的是行政崗位,連院長秘書都要優化了。
據說行政主管被調到導診臺,2萬月薪降到8000元,宣傳科原來8人降到3人,留下來的人既要寫材料還要去門診幫忙,必須提高效率。
針對此事,網友們迅速圍觀,紛紛議論:
①醫院確實應該精簡,好多醫院弄的跟機關似的,書記,院長,副院長就好幾個。辦公室主任,還有很多部門。吃財政飯的太多了;
②下一步就應該是高校后勤崗了啊,都是一樣人浮于事;
③維修保潔保安洗衣房等都外包給第三方公司了;
④要不然一線醫護辛辛苦苦干活,結果行政部門的人坐在辦公室里數錢,這樣的制服肯定不合理,要不然一線的醫護都想辦法去行政,差不多的收入,誰愿意在一線三班倒;
⑤其實醫院還好一些,看看高校和各種協會;
⑥早就該裁了,很多醫院行政后勤人員遠超醫護人員,很多就是關系戶,一樣拿績效;
早在 2024 年 9 月,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關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 04426 號(醫療衛生類 380 號)提案答復的函》明確回應:優化醫院內部人員結構比例,壓縮行政、后勤、輔助等人員。
圖源:國家衛健委官網
通過優化人員結構,醫院能夠更好地聚焦醫療主業,強化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也可以將更多的醫療收入用在更有需要更一線的位置上。
三明醫改推行了“541” 政策,這是一項剛性要求。該政策規定,醫院年薪發放總額中,醫生(技師)群體占比 50% ,護理與藥劑群體占 40%(護理團隊約 36%,藥劑團隊約 4%),行政后勤群體占比不超過 10% 。
這意味著行政后勤年薪不能超過醫院總支出的 10%。比如,一家三甲醫院年支出 10 億,行政后勤崗最多只能分得 1 億。
對于臨床崗位,這可能是一個好消息,估計很多臨床醫護都希望自己的醫院能盡快跟上。
來源:科研貓、衛健委、微博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