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新聞報道,稱某某大學生名校畢業之后去跑外賣,一年能賺上百萬之類的消息??赡苡行┮娮R少的家長就會被唬住,認為現在的大學生即便不正經找個工作而去跑外賣,只要足夠努力也能掙很多錢。
但大家想想,這種案例肯定是極其特殊的,不然全國各地的外賣小哥早就開上奔馳了。這就是大學生找工作時不應把某些極為積極的個例當作普遍情況的原因。
“又拿個案當全體了”,西工大人均40w年薪遭家長嘲諷:我們都懂
我們很清楚,有時候輿論需要用一些頗為出彩的例子給大學生們增添信心。比如在就業形勢不佳時,常常會宣傳有些同學即便沒考上公務員,只是自主創業,一年也能收入百萬。
還有前幾天,據說北大的一位女生讀完書后直接在北大食堂當阿姨,大家都覺得難以理解,但宣傳方面認為這位女生很坦然,覺得做食堂工作甚至比那些當官的同學感覺更好。不過家長們漸漸變得明智了,誰也沒那么傻。
大家都明白,如果同樣是名校畢業,一個是有進編的機會,一個是沒有編制的臨時工,你猜自家孩子會選哪個呢?沒人會糊涂到連這都分不清吧。最近,西北工業大學的一段不太正式的采訪視頻火了。
這位博主在畢業典禮上隨機采訪了幾位同學,讓他們介紹自己,標題起得很響亮,叫“我看誰還敢說讀書無用”。內容大家應該也能猜到,畢業季嘛,肯定是詢問這些同學的薪資情況。只是這位博主的問話充滿了引導性。
比如有的女孩子比較害羞,不愿意說自己入職大廠后的薪資。于是博主就問,有沒有到50萬,人家說沒到,那拍攝者就直接斷定說那你年薪就是40萬,而學生也不好意思再繼續說沒有。
于是這段視頻越傳越離譜,傳到網上后直接變成了“誰還說讀研究生沒用呢?讀完研究生,西北工業大學的同學人均年薪400000~500000,你們就羨慕去吧”。有的家長說這也不奇怪,他拿出了一份西工大研究生的中等offer。
尖子生能年入幾十萬,倒數第一也跟著享福了嗎?
其獎金有8萬元,試用期基本薪資有36000元。有些人肯定不相信,認為是PS的,然而西北工業大學并不差,這種薪資是存在的,但問題在于這種薪資并非每一個西北工大的畢業生都能平等享有,這是不可能的。
這就像年年有新人笑,卻不見舊人哭,35歲以后許多被裁員的高材生去送外賣、干保安保潔的也不少,但這些都是極端例子,難道能把極端例子當作普通案例來宣傳嗎?
更有人舉了一個更為直接的例子,春運時記者去火車上采訪,一問之下,全是買到票的,于是便斷言所有人都買到了票,說春運時買票一點都不難,這聽起來就很荒謬。
西北工業大學有很多同學簽約大企業且起薪高,是因為該校在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高精尖領域培養了大量人才,這也是工科類大學的優勢所在,工科畢業的平均薪資確實比文科高,但如實宣傳才是合理的。
再者,西北工業大學也從未發表過文章稱所有畢業生都能拿到好幾十萬的年薪。有985的學生,即便學的是計算機專業,畢業后一個月只有5000多也是存在的。只是有些家長和學生不愿意接受,認為自己是985就理應拿到最高薪資。但眼高手低的道理大家應該明白,發展到哪一步完全取決于自己的能力。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