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齡丹青 傳遞藝術之美
為豐富企退人員精神文化生活,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大關街道西一社區首屆“銀齡丹青”國畫班于近日正式開課。本次課程以“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為宗旨,采用小班化免費教學模式,吸引了社區眾多書畫愛好者關注,更有多年國畫繪制經驗的老人主動擔任“銀齡教師”,用筆墨傳遞藝術之美,繪就晚年精彩人生。
1
小班化教學 零基礎也能“妙筆生花”
走進社區活動室,淡淡的墨香縈繞其間。繪畫桌上,宣紙、毛筆、顏料整齊擺放,老人們圍坐一堂,專注聆聽“銀齡教師”的示范講解。作為社區老年國畫班的第一批教師,70多歲的羅老師從握筆姿勢到水墨濃淡,耐心指導每一位學員。“我們分階段教學,從梅蘭竹菊入門,逐步過渡到山水意境,讓零基礎的老伙計們都能畫出自己的‘心中畫卷’!”羅老師笑著說道。
課堂采用“1+1”互助模式:1名主講教師搭配1名助教志愿者,確保每位學員都能得到個性化指導。60多歲的李爺爺在老師指導下完成了梅花小品,他興奮地舉起畫作:“年輕時忙著工作,現在終于圓了‘畫家夢’,這堂課讓我感覺自己又年輕了一回!”
2
老有所學 以墨會友點亮“銀齡學堂”
國畫班不僅是技藝傳承的平臺,更成為社區企退人員社交互助的溫馨港灣。學員們自發組建“書畫興趣群”,課后分享習作、交流心得。“我們這代人講究‘活到老學到老’,在這里既能陶冶情操,又能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心里特別充實!”學員楊奶奶感慨道。
3
社區助力 讓文化養老“觸手可及”
為保障課程質量,社區特別邀請有多年國畫繪制經驗的老年書畫家擔任顧問,共同參與制定教學課程。“老年教育是社區‘為老服務’的重要一環。”社區負責人楊帆表示,“未來我們將持續開設更多傳統文化課程,打造‘銀齡學堂’品牌,讓更多老人感受到‘學在社區、樂在社區’的幸福感。”
來源:大關街道西一社區
文字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楊歡
一審:繆軍;二審:官卿梓;三審:李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