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通過將移風易俗、孝老愛親等文明行為量化成“美麗積分”,激發村民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走出了一條“小積分”撬動“大文明”的鄉村善治之路。
平頂山市魯山縣董周鄉蔡莊村村民 顏小朵:這次我這分兒可不算高!我看我這都排到第10名了。
在蔡莊村黨群服務中心,每到新一季度,村民們最關心的就是這張“積分排行榜”。這個種滿果樹的村莊,如今家家都有本"文明存折"。紅白事簡辦加20分,考上大學加10到20分,亂倒垃圾扣10分。攢夠積分就能兌換文具、洗衣粉。
平頂山市魯山縣董周鄉蔡莊村村民 郭祥玲:我家今年第一季度積了100分,孩子在學校做好事,(村里)又獎勵了20分。今天我給孫子兌個彩筆。
在蔡莊村,積分制不僅僅是一種獎勵機制,更是一種文明新風尚的引領。村里將積分制與榜樣評選相結合,將年度積分作為評選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榮譽的依據。
平頂山市魯山縣董周鄉蔡莊村黨支部書記 段瑞強:對老百姓不能強制。比如,誰家有喜事辦酒席,我們不能去制止,但我們可以給他講政策、算細賬,讓他按標準辦,既光榮還能加分兌換獎品。
一年多的時間,蔡莊村紅事支出平均下降70%,志愿活動參與率翻了兩番。
平頂山市魯山縣副縣長 董周鄉黨委書記 王宏亮:過去基層治理靠管,現在靠引。“積分銀行”把抽象的道德規范轉化為可量化的標準,讓村民從被動管理轉向主動參與,實現了自治、德治、法治的融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