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溫州4月17日電(周健 林銳)讓大海里的黃魚“飛”起來是種怎樣的體驗?
浙江溫州洞頭區鹿西鄉被譽為“中國生態大黃魚之鄉”,為了拓展大黃魚市場,當地近年來“想盡千方百計”提升大黃魚運輸過程中的新鮮度。日前,一架運載著鮮活大黃魚的無人機從洞頭鹿西島金豐海洋牧場養殖基地起飛,跨海飛行順利抵達洞頭本島。這是洞頭低空經濟海上生鮮運輸應用場景的一次成功試點。
2025年4月,浙江洞頭,無人機運輸大黃魚。 (洞頭區官方 供圖)
現場,工作人員將一個裝有鮮活大黃魚的保溫袋放入一架中型無人機的貨艙中,伴隨著螺旋槳的呼嘯聲,這架無人機從海上停機坪騰空而起。18分鐘后,無人機順利抵達位于洞頭本島一家餐飲店前的碼頭,隨后,大黃魚被迅速放入海鮮池內等待食客挑選。
無人機運輸航道的成功開辟,也意味著今后鹿西島海洋生態牧場捕撈的新鮮大黃魚,僅需半小時便可“飛”上市民餐桌,新鮮度與便捷性將達到新的高度。
“之前采用的傳統運輸方式,捕撈上岸后還需進行冰鮮處理再運到島外,會造成許多損耗。無人機配送方式極大降低了運輸時間和人力成本,也最大限度地保證了黃魚的新鮮度。”金豐海洋牧場項目經理張偉說。
據了解,執行保鮮“飛行”任務的民用運載無人機可適應全天候、寬溫域、跨海拔的作業場景。飛行過程中,工作人員通過遠程控制系統可以實時查看無人機飛行路徑,監控無人機飛行狀態。
“探索無人機運輸的新航道,對于解決大黃魚養殖企業海上運輸難題具有重要意義。”洞頭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洞頭還將持續探索低空飛行器巡檢、配送等科技養殖應用,并繼續拓展無人機物流配送航線,爭取實現低空物流網絡的全域覆蓋,打造立體化、多元化的低空服務體系。(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