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通遼4月16日消息(記者魏全民)春光正好,日前在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農戶正忙著培育辣椒苗,為即將迎來的大田移栽做著準備。
走進開魯縣東風鎮永生村一處育苗棚內,54歲的張振橋正和妻子在給辣椒苗除草。“剛種辣椒那幾年,路坑坑洼洼特別難走。賣辣椒時,收購商的大車進不來,只能依靠三輪車一趟趟往外運。路窄坑多,擔心掉袋、翻車,也不敢裝滿。”張振橋清晰記得,當年他種植了50畝紅辣椒,跑了十多天才賣完。
張振橋(右)和妻子在辣椒育苗棚里除草(央廣網記者魏全民 攝)
受路況所限,即便辣椒價格高出心理預期,張振橋也不敢輕易嘗試擴大種植規模。直到2009年,困擾了張振橋和沿線村民多年的土路變身為砂石路。2013年,村路升級改造,改建為寬4.5米水泥路;2023年水泥路升級為柏油路。隨著村路不斷升級,張振橋家種植的辣椒畝數也逐年增加。“前年,我家種植了90多畝紅辣椒,年收入40萬元。”張振橋說。
張振橋家門前的柏油路(央廣網記者魏全民 攝)
張振橋的家在村路旁,這條改造升級的10.1公里村路,見證了張振橋的奮斗歷程,也成就了張振橋乃至全村人發家致富的“紅色”夢想。
寬闊平坦的通村路延伸向遠方(央廣網發 楊景欣 攝)
“我們村近500戶,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辣椒,行情好時,產值能達到近1億元。因為辣椒多、品質好,我們村的辣椒價格也高,要比其他產區的辣椒每市斤高出一到兩毛錢。”張振橋說。
農戶院子里晾曬的紅干椒(央廣網發 胡建華 攝)
隨著村路不斷地完善升級,依托辣椒富裕起來的不只是永生村。目前,開魯縣年種植辣椒面積60萬畝,年產辣椒30億斤,公用品牌市場價值達20億元。
2023年8月,開魯縣被中國蔬菜流通協會授予“中國紅干椒之都”稱號。開魯縣辣椒及辣椒系列產品不僅暢銷國內多省區,還出口到韓國及東南亞等國家,辣椒產業已經成為開魯縣高質量發展路上的“紅色”引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