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新一代煤電升級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從煤電清潔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調節、智能運行四個方面建立健全煤電技術指標體系。同時,在全面總結評估“三改聯動”工作成效和有益經驗的基礎上,推動一批現役機組改造升級,力爭全面提升新建機組指標水平,積極有序開展新一代煤電試點示范。業內分析認為,全國火電靈活性改造每年將有超百億元市場空間。
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支撐“雙碳”戰略的重要舉措,新一代煤電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主要任務之一。我國以不到40%的煤電裝機占比提供了約60%的發電量、70%的頂峰能力和接近80%的調節能力,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下降90%以上,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潔煤電供應體系。同時,煤電還是現階段我國最經濟可靠的熱力供應主體,是我國民生采暖和工業用熱重要的熱源保障。
清潔降碳是新一代煤電升級的重要方向。《實施方案》不強制要求所有機組實施低碳化改造建設,試點示范明確了度電碳排放強度的量化指標要求,積極推進現役機組實施低碳化改造,且新建機組應重點研究預留低碳化改造條件、鼓勵具備條件的同步實施低碳化建設。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火電相關的企業有4000余家。從地域分布上看,遼寧省、山東省、江蘇省火電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分別擁有1400余家、1000余家、170余家;從成立時間來看,近五成的相關企業成立于5-10年內,成立于1年內的相關企業占比僅0.02%。
此外,通過天眼風險和深度風險可以看出,涉及司法案件的火電相關企業有600余家,占企業總數的14.1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