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相信嗎?生活其實是處處存在各式各樣“陷阱”的
學習上的壓力,親子間的爭吵,鄰里間的矛盾,還有親人之間的雞飛狗跳...隨便一件事都能刺激我們的情緒,擾亂我們的能量場,一不小心也被情緒所掌握,成為那個無助、甚至崩潰的瘋子
而真正厲害的人,實際上就是擁有笑看風起云涌的“不入局”能力,特別是在混亂焦躁的情緒下還能保持云游在外的自在與清晰
認識一個媽媽就是如此,前幾天因為一些家庭矛盾被氣得離家出走了
當時聽說這件事時,我還不停地發消息安慰她,擔心她會一時想不開做出一些沖動的行為
沒想到,對方傳來的卻是嬉皮笑臉邀請我去喝下午茶的聲音,在談吐聊天之間,我發現她也壓根就沒有一點傷心的樣子
聊起離家出走的根源時,她也一笑而過地說:
“我這可不是離家出走,而是明白爭吵就是個情緒陰謀論,也是個陷阱,因為吵架生悶氣的時候都是撿難聽的話說,既然情緒亂、能量場差的時候爭吵只會增加更多矛盾,那我為什么要跳進這個陷阱呢,帶上手機和錢包出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是呀,人生最大的錯誤,莫過于在爛人、爛事、爛情緒上不停糾纏辯論,讓簡單的事情變得復雜,然后再消耗了我們所有的能量
成年人如此,小朋友的成長也不例外
如果孩子動不動無理取鬧,遇到一點小事哭哭啼啼,又或者窩里橫地在外軟弱、在家稱霸王,都不要覺得孩子還小,這些都是成長所遇到各種“情緒陷阱”,無法控制情緒、自然就被情緒反控了
所以,培養孩子“不入局”情緒的強者心態,可是比考多分成績要顯得更重要
特別是以下6個頂級心態,對孩子的強大內心培養可是大有幫助,建議收藏轉發,讓更多孩子都可以行穩致遠地面對人生路上的所有艱難險阻:
01
承受壞事心態
心態,一直是掌握我們命運的主宰與舵手
擁有好的強者心態,也能讓唯唯諾諾、自卑膽怯的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自身評價也跟著越來越高
有一個特別厲害的杰出作家,功成名就的時候,大家都以為他是家底豐厚,少不了父母的栽培和天賦異稟
可事實上,每一段成功背后都會經歷一些不為人知的辛酸和辛苦耕耘,大名鼎鼎的杰出作家也不例外
據說,小時候就因為家里窮沒有錢讀書,他只好輟學跟著同村的一個孩子一起去飯店端盤子
那時候年齡太小,他們為了生存,就提出“不要工資,只求收留”的請求
可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放棄繼續學習、寫作的夢想
比較典型的例子:和他一起出去打工的同伴,每次喊他去打牌、出去玩,他都會直接拒絕,然后把自己關在屋里一個人提筆默默創作
也因為拒絕多次,他和同伴打小的情分正在一點點消失,周圍的格格不入,也導致他經常被人譏諷嘲笑
特別是辛苦創作的一次次投稿都石沉大海之后,他依然不理會、也不放棄
好在是金子遲早會發光,一次次的耕耘和創作不斷后,才華終究被發現,他的名聲也一炮而發,終究慢慢被世人所知曉
當然了,他身上最難得還是那顆不驕不躁的平常心了
在蘭媽看來,這也是我們要為孩子培養的第一個頂級心態:好事承擔得起,壞事也承受得住
任何時候都能保持平常心態,有夸獎時繼續深耕努力,有負面評價時也不受影響,努力做好自己即可
這種頂級心態一旦擁有,就能發現孩子成長過程中所擁有的幸福安穩就會格外明顯
02
不怕失敗心態
不得不說,“輸得起”也是一種強者心態,人生本來就不會那么一帆風順,只有跌倒了爬起來,再不斷克服困難才能一次又一次取得非凡成就
如果我們一直給孩子灌輸成功教育,那孩子的內心就會相對于比較脆弱,稍微遇到一點小事就覺得承受不住了
認識一個奶奶,據說他們家是傳統的書香門第,條件不錯,可她卻住在養老院
這讓我不能理解
也是經過多方面打聽才知道,原來奶奶以前是一位單親母親,還是某知名研究所退休的高級工程師
年輕的時候為了兒子,一直選擇單身,哪怕曾經遇到過合適的終身伴侶,但只要唯一的兒子說一聲不愿意,那她就會毫不猶豫地放棄結婚想法
而兒子在她的培養下,也確實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成績一路直上,幾乎就沒有跌出過年級前五,后面讀完博士后還成為一位名望不錯的優秀律師
如此好的條件,想來一家人生活應當是兒孫滿堂的環繞膝下了,可兒子成家立業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她送到養老院
原因是:沒有時間照顧她
奶奶也曾解釋說,自己可以照顧好自己,甚至還可以幫年輕人帶孩子
可兒子卻固執地認為:“請保姆也不愿意讓母親照顧孩子”,原因也是母親就是兒時的噩夢,印象中聽到最多的話也是“你怎么回事,這么簡單的事都做不好”
于是,兒子成長一路最大的自卑是來自母親,功成名就后最怕的也是和母親繼續住在一起,相互折磨
聽過這樣一句話:“人生的必修之課,是學會輸得起”
講真的,這句話也是人生的第一課,像蘭媽身邊,就見過太多孩子因為承受不了父母的批評打擊而沮喪、崩潰、甚至擺爛
這些都是忽略了“輸得起”的內心強大培養:
.我們家長要做的,也應該是在孩子面臨失敗、和挫折的時候做到完全接納,告訴孩子“輸了沒關系,繼續努力做到成功,才是最厲害的”
.久而久之,在挫折中不斷獲得成功的過程,就是孩子自信強大的有效推力
03
不怕議論心態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每個孩子也應該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無需討好誰,更無需為了誰成為誰
有則寓言故事:
講的是一只落單的羚羊,獨自游蕩在廣闊無際的草原上,在孤寂了幾天后,它好不容易遇到了成群的綿羊,可綿羊看到羚羊頭上的鋒利犄角紛紛遠離,大家也總是把它視為異類
羚羊為了讓綿羊接受它、視它為同類,就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止-主動撞斷了犄角
就這樣,沒過多久,羊群又遇到了天敵-鬣狗,失去了犄角的羚羊,看到鬣狗毫無還手之力,很快就和其它綿羊一樣,成為鬣狗的口中餐
這個寓言故事給我的感觸就很深,所凸出的寓意也是警惕后人“無需為了扮演別人,而丟失可以保護自己的底牌”
是的,生活是自己的,成長也是自己用雙手演繹的,想要真正強大優秀起來,是無需在意別人的眼光,只有敢于逆行、不怕議論,才能慢慢積蓄力量,然后豐盈更優秀的自己
認識一個媽媽,她女兒是早產兒,在班里是生病請假的常客,還因為皮膚黑,在班里經常被同學嘲笑長得丑
剛開始聽到這話的時候,女孩氣得回家幾天幾夜不吃不喝,媽媽知道后并沒有批評,而是滿臉羨慕地說:
“真的嗎?真羨慕你,媽媽以前在班里可是隱形人,畢業了大家還不知道我叫什么,你看你多好呀,班上人對你印象那么深刻,以后回想起來,你也是他們人生中最要的那段記憶”
于是,在媽媽孜孜不倦的耐心開導下,女孩逐漸變得樂觀開朗,在班上無懼任何竊竊私語和嘲笑后,大家也紛紛喜歡上這個真誠不愛做作的女孩
這就是所謂的先強大內心、才能真正強大,真正的朋友也無需討好或者扮演誰,欣賞即可成為朋友
04
戒掉抱怨心態
挫折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成長,無需畏懼,更無需逃避
我們要做的,就是直迎困難然后多思考“該如何改變”,就能慢慢發現自己會在忙碌中一點點充實生活,命運和未來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一個媽媽,她女兒數學成績,第一次考36分時,老師發來整張試卷全是大紅叉叉的照片,她氣得恨不得把孩子剝層皮泄憤
帶著尷尬、和無奈的表情和老師客套幾句后,心里面還計劃著如何給女兒一些教訓,好讓孩子懸崖勒馬,自此就好好讀書
可聽到女兒還沒有回家就在路上各種抱怨,抱怨考試的時候時間不夠,抱怨后排同學打擾她,抱怨老師催著收試卷,媽媽才逐漸意識到:孩子并沒有認識到自身問題
為了讓孩子戒掉抱怨心態,媽媽就開始裝傻裝糊涂
比較典型的例子,女兒每天放學回家有一個癖好,就是剛出校門口就打電話問一句:中午/晚上吃什么飯
剛開始的時候媽媽還耐心地逐一介紹,直到意識到問題所在后,她的回答就變成了“想做xx,可是我不會呀”
女兒說:“不會可以在手機上找視頻學”
媽媽會接著套路:“那也得等你回來了,我們一起學,看不懂的地方你還能給我好好講講”
于是,在彼此間的交談越來越多,學習的積極性也越來越強后,女兒再考出不理想的成績,她的第一反應也是翻書學習、用手機查資料
這就是心態決定學習質量
孩子沒有找問題時的心態若只會抱怨,那他們的視線就停留在“憑什么”,可一旦戒掉抱怨癮后,就會慢慢變成“我該怎么辦”
講真的,這才是強大孩子內心最需要強調的心態之一
孩子的成長,包括我們成年人的醫生,都會遇到很多無能為力、或者沒辦法解決的事情,我們要做的從來都不是抱怨,而是認清現實、然后用好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慢慢地,好的心態就會成就好的人生,好的人生一路所遇也皆是美景
05
保持自信心態
能控制自己情緒,又能保持自信心態的孩子,才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人生
而我們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應該盡可能地多給孩子傳遞這方面的能量和暖意
鄰居家的小男孩,是一個比較愛哭的小家伙
而他的媽媽,又是一個打小就教育孩子堅強勇敢的觀念
在一次次灌輸:“你是小男子漢,要堅強一些”、“不要哭,丟不丟人,做個勇敢的大男孩不好嗎”,孩子還依然遇到一點事情就紅了眼眶之后,媽媽終于爆發了,對著孩子吼出“再哭,我就把你丟到門外的威脅話”
在媽媽的語言威脅、和禁止掉眼淚的限制下,男孩也慢慢學會了隱藏自己的柔弱與委屈
可隱藏并不代表消失,那些無法消化的負面情緒最終也像是火山一樣,燃燒到一定程度就突然爆發了
直到有天,忍無可忍,他對媽媽吼出“瞧不上我,那就別管我呀,你就當從來就沒有生過我”,就揚長而出,消失在視線
等到媽媽回過神,孩子早已經不見蹤跡
擔心孩子一個人在外面飄蕩太危險,媽媽又動員了身邊無數的親戚朋友,好在全員的火速出動,孩子很快被找到了,可男孩看到媽媽下意識的躲避和厭惡表情,也深深地傷到了當母親的心
看得出,鄰居是希望孩子更堅強一些,并不是對孩子有多么苛刻,但小小心靈又能承受多少呢
特別是本身就比較脆弱的孩子,如果再不能被理解、接納,那孩子勢必就會在自卑中變得更加墮落
不想孩子成為這樣自卑又敏感的心態,那家長要做的就是注重孩子的自信心態培養
出差一段時間,回家后小女兒對蘭媽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語文老師真的好挑剔,你沒在家時我做的書簽已經夠好了,可老師還是說不合格,讓我重新做”
看著女兒滿臉沮喪的模樣,我安慰她說:“那是老師覺得,依你的實力還可以做得更好,所以才對你期望更高一些”
果然,女兒燃起信心,重新再努力一次后,第二天到學校就得到了老師的大力表揚
所以,培養孩子自信心態,家長的積極鼓勵、和語言認可,才是最好的營養劑
你認可孩子,孩子也認可自己,然后才能發揮出洪荒之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06
臉皮厚些心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那些動不動就脆弱、一蹶不振的孩子,往往就是要面子、臉皮太薄了
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擔心會失敗,又害怕會被嘲笑,就畏難心態地不敢上前,也始終無法邁出直迎困難的第一步
認識一個女孩,班上每次活動的小主持人都落在她身上
我問她“班上那么多孩子,為什么老師每次都選你呢?肯定是你的口才了不得,是一個當主持人的好苗子”
沒想到,女孩卻滿臉坦然地說:“因為我臉皮厚呀,每次老師問誰愿意當主持人時,全班就我一個人舉手了”
聽完這些,我突然意識到“臉皮厚”也是一種優勢,不要怕自己做得不夠好,勇敢地表達、并做好自己,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很出色了
心理學上,底層邏輯的心態劃分為三大類:
1、雞的心態:你一定要輸
2、雀的心態:我一定要贏
3、鷹的心態:我們要一起贏
講真的,比起你贏、我贏,大家一起贏的力量往往更具潛力股:
如果孩子是雞的“你輸”心態,那就是見不得別人好的嫉妒心
如果孩子是雀的“我贏”心態,那就是見不得自己輸的玻璃心
與其如此,倒不如培養孩子鷹的“我們一起贏”心態,告訴孩子:“如果你想吃蛋糕,那就和我一起制作,如果你覺得題目太難不會做,那就和同學一起討論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事實上,當我們能換個角度去思考,能接納別人的同時,也能抱著“我們一起贏”團隊意識,結交更多朋友的意義也遠比制造敵人更有意義
而孩子若能學會和他人一起攜手共成長,也將會離成功更進一步了
那么,關于培養孩子“不入局”的頂級心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