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圭海四記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圭海四記專注于閩南本地化文史研究,主要記錄以海滄為中心的龍同海地區的文史現象,因地域及見識局限,難免主觀臆斷,歡迎指教、批評。
以下合計約2,405字,如有缺失、紕漏,敬請留言告知:
民國《同安縣志》
海船利在風,風起滅順逆,一軍安危系焉。西北風倏起,或日色早白,暮黑天邊有斷虹散霞,如破帆鱟尾;或西北黑云驟生,昏夜星辰閃動,海水驟變,水面多腥,□及海蛇浮游于上,螻蛄放洋,烏鲗弄波,必有颶風將至,急須收泊安澳。兵船在海,未晚須酌量收泊之處,以防夜半風起。追賊亦然,審風信為進止,當局者不可不知。
清明以后,南風為常;霜降以后,北風為正。南風壯而順,北風烈而嚴;南風時發時息,恐風不勝帆,故舟以小為穩;北風一發難止,恐帆不勝風,故舟以大為穩。海中之颶,四時皆發,夏秋為多,所視氣如虹、如霧,有風無雨,名曰颶,颶,四面風皆具也,作颶,亦作颶。
夏至后有北風必有颱,當作災。信風起而雨隨之,越三四日颱即倏來,少則一晝夜,多則三日,或自南轉北,或自北轉南,必候西風,其颱始定,然后行舟。土人謂:正、二、三、四月發者為颶,五、六、七、八月發者為颱。颱甚于颶,颶急于颱。舟在洋中遇颶可支,颱則難受,蓋颱風散而颶風聚也。颱不載字書,今姑從俗。
颶風起自東北者,必自北而西;自西北者,必自北而東,而俱至南乃息,謂之回南,凡二晝夜乃息。若不落西,不回南,則逾月復作,作必對時,如日作次日止,夜作次夜止。蓋其暴者不久,或數時,或一日夜,其柔者久,或二三夜。有一歲再三作者,有數歲不作者。凡歲有打鬼節,則有一颶;有二打鬼節,則有二颶。鬼,鬼宿也,打節者或立春、立夏等節,值鬼宿也。颶初起時,有雷則不成颶,作數日,有雷而止。
颱無定期,必挾大雨同至,拔木發屋,操舟最忌,惟得雷聲則止。占颱風者,每視風面反常為戒。如夏月應南而反北,秋冬與春應北而反南,三月二、三日媽祖暴,后便應南風,白露至三月皆應北風,惟七月北風多主颱,旋必成颱。其至也漸,人得而避之。或曰風應四方為颶,不知雖暴無四方齊至。如北風颱必轉而東、而南、而西,或一二日、或五七日,是四面遞至非并至也。颶驟而輕,臺緩而久且烈。春風畏始,冬風慮終;又非常之風,常在七月;臘月自二四日至二九日有南風則占來年有颱;如二十四日則應四月,二十五日則應五月;按日占月,至二九日則應九月也。《航海紀游》。
夏秋之交,凡有大風即是颶。有此風必有大雨,其先有斷虹之狀,見者名曰颶母,又曰破帆。柳子厚、楊升菴、李西涯俱作颶,蓋從佛經“風虹如貝”而言也。《投荒雜錄》、《南越志》作颶,因其東西南北四面風俱至也。一言其象,一言其勢,俱可稱。舟行以四、八、十月為穩,蓋天氣晴和也。六七月多颱。諺云:“六月防初,七月防半”。六月有雷即無颱。諺云:“六月一雷止九颱,七月一雷九颱來。”九月天色晦冥,狂飚疊發,俗呼為“九降”,或為“九橫”上聲。颱、颶俱挾雨,惟“九降”恒風而無雨。颶之以時異者謂之“暴”,每月值初三、十八日,凡風隨潮發,此兩日潮為最大,故潮滿恒有風來。每旬值七、八、九日為暴期。諺云:“七無暴,八棲皇。八無暴,九夜不得到天光。”又云:“無事七八九,莫向江中走。”皆言其必有也。
月別有暴,或先期即至,或逾時始發,不出七日之內,大約按其信期系以神明故事,便于省記。正月初四為接神暴。初九日玉皇暴。是日有暴,則四季颶期皆準,否則驚風驟作,多不及防。諺云:“玉皇無暴,漁家莫做。”十五日上元暴。廿九日窈九暴。是日閩俗合棗栗作窈九節。二月初二日白須暴。三月初三日玄帝暴。十五日真人暴。多風。二十三日媽祖暴。多風。四月初八日佛誕暴。五月初五日屈原暴。十三日關帝暴。二十日分龍暴。六月十二日彭祖暴。十八日彭婆暴。二十九日文丞相暴。七月十五日中元暴。八月初一日灶君暴。九月初九日重陽暴。十六日張良暴。十九日觀音暴。十月初十日水仙暴。二十六日翁爹暴。十一月二十七日普庵暴。十二月初三日烏龜暴。二十四日送神暴。
按:縣志論颱、颶之說,皆濱海人方言。颱字六書所無,颱、颶二字,各書解注亦有異同。《南越志》颶風者,具四面之風也。《六書》颶,補襪切,“海之災風也”。暴字,見《詩?邶風》,“終風且暴”云暴,疾也,云大風疾起也。疑皆暴字之轉音,訛傳附會以別之,姑錄以備考。或暴作報,更訛。
注曰:關于臺風,或稱颱,暫僅見于民國大同志。
○《海滄方志匯編》章節目錄如下:
----輿地志·海----
----輿地志·池----
----輿地志·井----
----輿地志·泉----
----輿地志·港----
----輿地志·嶼----
----輿地志·礁----
----輿地志·嶺----
----輿地志·山----
茲土久遠,追遠不易,只為留存一個有溫度的圭海記憶。
圭海四記
Amoynotes
中國·廈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