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Tech星球
文|翟元元
6年時間,字節系短劇業務超越包括最早探索短劇業務在內的玩家,成為業內用戶規模第一平臺,短劇賽道至此開啟一超多強時代。
紅果短劇最新發布的分賬報告顯示,平臺3月份單月分賬規模達到5億元。十幾個版權方單月分賬達1000萬。
盡管紅果官方并未向外披露月活、用戶使用時長等數據,但第三方數據機構QuestMobile3月底發布的國內短劇APP的月活用戶規模顯示:截至2025年1月,紅果免費短劇APP月活躍用戶規模高達1.66億,斷層式領先短劇APP排行榜。第二至第五名則分別為:河馬劇場(3766萬)、繁華劇場(610萬)、快手喜番(461萬)、星芽(402萬)。
其他家與紅果的月活差距越來越大。
短劇投流規模上,一直被稱為短劇開拓者與引領者的快手位居行業第二。快手高級副總裁、電商事業部兼商業化事業部負責人王劍偉日前在2025快手磁力大會上表示,快手短劇廣告規模行業第二,“短劇廣告數據達到了行業第二,這個數據在一年前我跟大家說要保三爭二,今天告訴大家我們做到了,不僅保住了第三,而且真做到了第二。”
在短劇行業如此內卷的當下,第二名的成績的確已屬不易,但一個殘酷的真相是,快手短劇曾是快手為數不多比抖音做得更好的業務。快手是行業最早探索短劇業務的短視頻平臺,培養短劇用戶心智,第一批行業爆款短劇爆發地、第一家推出短劇分賬政策的平臺,皆為快手。
數年時間,天平兩端易主。
紅果與其他
快手短劇的先發優勢被擠壓,短劇行業格局已經變成了紅果與其他家。
短劇賽道幾個標志性的爆款短劇,可以說見證了整個行業的成長與變遷:2023年,《無雙》充值過億,創造了付費小程序短劇充值天花板紀錄。短劇從變現難搖身一變成為炙手可熱的造富風口,“一部短劇實現財務自由”的暴富神話吸引著眾多玩家下場。之后《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爆火出圈,小程序短劇打破以往下沉市場圈層,從五環外開進五環內。
2025年,免費短劇成為行業主流。紅果成為短劇流量洼地,包括《好一個乖乖女》《家里家外》在內的幾部爆款短劇,皆爆發于紅果平臺。
只不過三年的時間,第一波爆款短劇就已成了行業遙遠的記憶。快手作為第一個布局短劇的短視頻平臺,2019年率先布局短劇內容,成立快手小劇場。2020年,快手推出首個針對微短劇行業創作者的分賬政策“星芒計劃”。2022年1月中旬,快手短劇正式推出春節檔,平臺加注短劇下,一部名為《長公主在上》的爆款短劇誕生。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春節檔短劇集體啞火,但春節檔短劇概念其實早在2022年便被提出,還誕生了一部爆款,按照當時公開披露的數據,該短劇播放量很快破億,成為行業當之無愧的第一部大爆款。
只是3年前的爆款與現在的爆款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長公主在上》最終播放是4.4億次,而《好一個乖乖女》上線10天內觀看量已突破10億次,最終總觀看量突破20億。《家里家外》上線3天即突破10億播放量。以前是觀看量破億,現在是破10億次。觀看量呈幾何式增長。
除了爆款短劇層面的較量,平臺短劇上新速度也發生了逆轉。公開資料顯示,當前紅果短劇每月上新劇集達到了1000多部,共計上線了1.5萬部短劇,與600余家短劇機構達成合作,合作方覆蓋業內各大知名短劇公司。
而在過去,快手短劇儲備量最為豐富。此前快手財報披露,2023年,快手星芒短劇一年上線短劇總量近千部,其中播放破億的爆款短劇超過300部。此外,快手引入了數萬部第三方付費短劇。現在平臺一個月上新數量相當于過去一年的數量。
行業先驅成了被遺忘的角落。在短劇公司視角下,短劇行業起點幾乎跳過最早的分賬短劇時期,直接從投流付費小程序短劇爆發開始的。
某短劇公司負責人李晨告訴Tech星球,他的公司成立于2022年,公司進入賽道時,跟快手短劇起步時間有時間差,快手短劇彼時主要以達人短劇為主。
李洋公司核心業務是做付費投流短劇,當時市場已經有明確劃分,基本以點眾、番茄、九州為主。抖音入場,短劇公司在抖音投流曝光,所以跟抖音合作比較多。投流市場,包括騰訊視頻、愛奇藝、快手聲量都不大,抖音驗證過拉新效果比較好之后,這些平臺才下場做,漸進式關注。
抖音短劇、快手短劇成劇宣曝光平臺
多位業內人士將抖音短劇、快手短劇視為獨立于第一第二梯隊之外的特殊梯隊。
短劇資深人士汪洋告訴Tech星球,今年短劇行業格局屬于一超多強的態勢。紅果市占率已經是毋庸置疑的第一,人均使用時長100分鐘以上。紅果單獨一個梯隊,第二梯隊則是愛奇藝、百度、點眾、拼多多多多視頻。其他還有包括京東、美團、小紅書、B站等大廠在內的玩家。汪洋稱,多強里,抖音短劇與快手短劇不在這個評價維度里。因為兩家現在主要做品牌定制劇,而品牌定制劇不是短劇行業主流。
以前短劇是一種內容品類,現在則是一個有交易屬性的內容商品。在汪洋看來,現在看短劇有兩種方向:內容與商業。抖音短劇快手短劇發展邏輯更傾向于商業化,以商業化消耗為目標。汪洋稱,短劇一直以來應該做得是一個從內容到商業的循環模式,而不是只有商業沒有內容。
現在免費短劇模式下,投流變成了宣發。抖音短劇、快手短劇逐漸演變成劇宣曝光平臺。
短劇制作公司負責人張馳稱,現在抖音原生端短劇,主要偏宣發。行業從付費切換到免費模式,投流變成了宣發。
短劇公司負責人李晨表示,他們公司主要營收來自番茄(投流+免費IAA)、抖音(賬號充值)、快手、騰訊視頻、愛奇藝。公司發行短劇主陣地是抖音,也會在快手站內投流引流,比如公司授權給愛奇藝平臺的短劇也會去快手引流。但一般沒有精力自己做,基本是交給分銷商做。快手短劇目前主要是做品牌定制劇,端內投流引流。今年短劇賽道競爭邏輯變成了,平臺都想拉新與留存,增長站內日活與會員。
在李晨看來,抖音短劇也在為紅果讓路,今年信號越來越明顯,可能他們內部達成了一致,比如現在上新的爆款短劇基本是在抖音劇宣為主,宣傳劇集以及藝人曝光。抖音上的紅果賬號,藝人都在做宣發。一般紅果獨家短劇上不了抖音,現在大家把抖音做成了短劇的曝光平臺,最大化曝光,然后引流至紅果。
除了劇宣,抖音去年也開始參投短劇,也做定制短劇。
快手短劇部門去年一分為二,主要歸商業化部門負責,去年快手短劇主要發力品牌定制劇。投流市場,李晨稱,市場大盤基本每天穩定在6000萬消耗,番茄市場占比最大,其他投流公司差不多都變成了番茄經銷商,給番茄打工。快手差不多在2000萬左右,大概占到30%左右。
短劇下半場:誰能笑到最后?
一超多強行業格局下,短劇下半場將會是一場激烈的突圍戰。
在場影視負責人竇秀偉告訴Tech星球,從趨勢來講,短劇行業又回到了影視賽道,即從發行以及運營邏輯上完全回到了早期“愛優騰”長視頻平臺競爭模式。
短劇行業發展大概分為4個階段,竇秀偉稱,1.0階段:投流小程序為主(付費解鎖),做投流的主要是小說或游戲的投流商;
2.0階段:從單一的小程序載體變成了抖音端、愛奇藝端、騰訊端,投流+原生(付費解鎖),以及付費、免費模式,一部短劇付費完之后可以上紅果免費;
3.0階段就是免費為主流,(視頻平臺采購,廣告、cpm、分賬);
4.0階段就是紅果、愛奇藝、騰訊幾個APP之戰。(宣發+投流引流到 app,會員保底+分賬),平臺生態之戰,平臺之間為了好劇,愿意出高保底,或加大短劇制作成本。
紅果與其他家的搏殺在所難免。紅果月活高達1.66億,直逼優酷、B站。QuestMobile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在線視頻娛樂領域,月活躍用戶規模前五名玩家分別為:騰訊視頻,月活規模高達3.87億;愛奇藝3.54億,芒果TV2.77億,B站2.08億,優酷1.84億。
“愛優騰”加碼短劇的決心與力度不小。汪洋稱,其實“愛優騰”幾年前就開始做短劇,但他們的短劇生產模式是用長視頻生產邏輯做,無論是產品還是互動設計,都是長劇短劇化,單集時長比較長。
現在“愛優騰”大力發展短劇,尤其是愛奇藝,內部對短劇的重視程度、人員配置,已經非常接近現在短劇行業主流運營模式,這代表著長視頻平臺真正開始下場干了。
短劇內容帶動平臺增長的回報率已被反復驗證。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止2025年1月,在線視頻平臺月播放量10萬次以上的短劇數量已達1113部,較去年同期提升79.8%。短劇用戶爭奪戰不得不戰,不做可能就會淪為分發渠道。
從趨勢來看,免費是一個不可逆的大趨勢。各家都要探索一種內容帶動增長的有效方式。紅果作為行業第一名,斷層領先,但其他家也不是沒有機會。某頭部短劇公司員工稱,市場不是只有一個第一。提到免費短劇,拼多多短劇做得也挺好,還有河馬、百度短劇。
對于其他玩家來說,免費不可逆的前提下,對于內容而言反而更友好。因為免費短劇讓用戶選擇門檻變低,同樣的,用戶對于內容忍耐度以及挑剔程度就變得更高。免費模式倒逼行業進化,對于創業者和從業者的要求是,大家不僅僅要考慮一卡,前十集怎么做。實際上要考慮的是故事在內容上的延續性,吸引用戶持續追劇。所以,免費模式反而一定程度上帶領行業走向精品化。
免費模式也會有一定的升級。竇秀偉推測,未來,紅果可能會在免費短劇之外推出季度會員、月度會員、點播模式。一如當初“優愛騰”早期免費,后期開始實行會員、超前點播模式。
誰能笑到最后?業內人士預測,未來,短劇市場可能最終留在牌桌上的玩家只會有四五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