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面,萬物復蘇,有余雅集邀您共赴一場心靈的文脈之旅,開啟一場詩意與雅趣的深度對話。本期雅集以“詩心雅韻”為主題,聚焦中國文化中千年流轉的詩意精神與文人風骨,探尋筆墨間的書卷氣韻與生命哲思。我們榮幸邀請到北京語言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教授,中國書法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校友會副會長崔希亮,他將以深厚學養與獨到視角,帶我們走進文人雅士的精神世界,解碼中華文化的大雅之堂。
崔希亮教授,曾任北京語言大學校長(2005-2017),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語言學會常務理事。獲北京大學文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人文科學名譽博士、韓國啟明大學藝術學名譽博士,羅馬尼亞錫比烏盧西安.布拉嘎大學、康斯坦察奧維迪烏斯大學名譽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語言學、漢語國際教育、中國書法國際傳播。著有《漢語熟語與中國人文世界》、《語言理解與認知》、《語言學概論》、《語言導論》、《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與認知研究》等,發表論文110余篇。
崔教授的課程以“融通古今、妙趣橫生”著稱,他深耕語言與書法文化數十年,既是學貫中西的學者,也是推動中國藝術走向世界的踐行者。
從《詩經》到唐宋詩詞,文人如何借寥寥數語寄托生命境界?
王羲之的飄逸、顏真卿的雄渾,如何承載文人的風骨與時代的呼吸?
“書卷氣”從何而來?讀書萬卷與筆墨丹青,怎樣共塑中國文人的雅士風范?
書法與詩詞在跨文化傳播中,如何成為世界讀懂東方的“靈韻之窗”?
崔教授將穿透東西方文化表象,揭示“雅韻”背后的共通人性與殊途之美,帶領我們重新發現:詩意不在遠方,而在每個人對生活的凝視與書寫之中。
期待與您共赴這場詩意之旅,感受中華文化的深邃與雅韻。席位有限,速速報名!
主辦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協辦
北京大學校友書畫協會
承辦
黃金茶事
主理人
余毅
特別鳴謝
北大國發院校友基金(NSDAF)
時間
2025年4月18日(周五)
18:30-21:00
地點
線上播出
有余雅集
2023年3月,《有余雅集》系列活動序幕正式開啟,匯聚文化藝術領域知名老師智慧,分享非遺大師精彩故事。
緣何“有余”?北大國發院承澤園“有余軒”活動室也。“有余”是中國人對于生活的一種積極心態與期許,常言,年年有余。進而,“有余”者,曾國藩曾說:“用兵無他巧妙,常存有余不盡之氣而已。”意指做人做事要有綿綿不絕的心氣,這是曾文正公一路逆襲成圣之路的心法,也是中國人的精神。何為“雅集”?中國歷代文人雅士陶冶情操的沙龍,著名的有王羲之的蘭亭雅集,蘇軾的西園雅集等。葉嘉瑩先生詩云:“遺音滄海如能會,便是千秋共此時。”
播出平臺
國發院抖音
國發院b站
國發院小紅書
國發院商學
學說平臺
蔻享學術
中經傳媒智庫
長安街讀書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