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喜歡日式RPG的玩家,那你一定會懷念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那段時間可以說是日式RPG的黃金時代,尤其是在32位主機索尼PS平臺,由于使用了當時全新的3D多邊形畫面技術,以及遠超卡帶的光盤載體,讓游戲體驗有了革命性提升。電影化多視角表現形式,配合高還原度的CG動畫,加上眾多新穎創意的戰斗玩法系統,讓很多從未接觸過JRPG的玩家爭相體驗。
在PS主機生命周期內,以史克威爾為代表的眾多廠商,紛紛在JRPG領域展現自己的開發實力,為我們帶來了眾多優秀作品,本期我們就來回顧下,PS主機十部最有代表性的JRPG游戲,看看你最喜歡哪一款吧~
《射雕英雄傳》
這款游戲對于國內玩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作是當年主機平臺非常罕見的原創中文游戲,索尼根據金庸先生知名小說作品改編,利用成熟的JRPG系統,設計出了簡單易上手的玩法,讓用戶以游戲形式體驗原著精彩的故事。《射雕英雄傳》不僅實現了系統和對話全部簡體中文,主線劇情更是加入了國語配音,聲優來自香港TVB電視劇,當年索尼為了開拓中文用戶群,所作努力可見一斑。與眾多大廠作品相比,本作雖然缺少有深度的玩法系統,基本上通關一遍就能體驗全部內容,但憑借全中文這個獨特屬性,絕對是值得體驗的,當年國內幾乎人手一張光盤,時至今日也沒有推出復刻重制。
《真說侍魂 武士道列傳》
這個名字出現在這里恐怕會讓人感到意外,甚至很多玩家都沒聽說過這款游戲,以街機游戲著稱的SNK,也推出過這樣的精品JRPG。本作以格斗游戲《侍魂》系列為故事背景,玩家可以通過簡單易上手的玩法,體驗整個侍魂的世界觀,眾多經典人物登場的同時,還加入了全新的原創人物,甚至《拳皇》系列八神庵等角色也有客串。游戲在傳統回合制戰斗基礎上,加入了手動搓招發必殺技系統,雖然沒有華麗的畫面,但是非常耐玩,每個角色不同的流程讓玩家有了重復挑戰的動力。本作嚴格來說并不屬于PS獨占,而是有PS、SS、NeoGeo CD三個版本,但每個版本都有自己的獨占內容,當年有些粉絲甚至全部拿下,可以說是被嚴重低估的JRPG經典。
《龍騎士傳說》(The Legend of Dragoon)
與任天堂和世嘉等老牌巨頭不同,PS主機是索尼首次進軍游戲硬件領域,快速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第一方游戲陣容,自然就成了最重要的任務,索尼在多個玩法領域都進行了嘗試,特別是在JRPG陣容中,先后推出了《阿蘭多拉》(Alundra)、《荒野兵器》(Wild Arms)、《妖精戰士》(Arc the Lad)、波波羅克洛伊斯(PopoloCrois)等優秀系列。
索尼并不滿足已有的成功,而是要打造出無論畫面玩法都屬頂級的巨作,才能在JRPG領域真正擁有一席之地,《龍騎士傳說》讓索尼投入了120人開發團隊和60億日元資金,4CD超大容量中收錄了超過50分鐘CG,精美的制作獲得了1999年西雅圖CG藝術大獎。游戲發售后取得了186萬套銷量,但是日本地區只有39萬套,并沒有達到索尼的預期,之后也沒有續作或重制,時至今日仍然有大量愛好者重溫回顧,日本《FAMI通》雜志曾評選出“最期待續作”游戲,本作名列其中。
《穿越時空》(Chrono Cross)
在索尼PS主機之前,任天堂SFC是JRPG另一個黃金時期,這其中《時空之輪》(Chrono Trigger)被譽為是巔峰作品之一,眾多優秀制作人聯手打造出絕世經典,而到了PS時代續作的呼聲也是異常高漲。1999年底發售的《穿越時空》正值PS主機鼎盛時期,硬件機能幾乎被挖掘到極致,2CD的容量中收錄了大量精美場景和動畫,前作中備受好評的多時空故事設計,在本作得到繼續強化,玩家需要在世界之間來回切換,以招募隊伍成員,獲得物品并推進劇情,任何一個世界的大部分角色在另一個世界都有對應者,這種設計和我們現在熟悉的漫威多元宇宙很像,當年的理念可謂超前。游戲發售后取得186萬套銷量,其中日本地區69萬套,在歐美地區取得了意外的成功,GameSpot甚至給出了10分滿分評價。
《異度裝甲》(Xenogears)
史克威爾在PS時代,是JRPG領域絕對的霸主,銷量超過百萬的游戲比比皆是,這其中《異度裝甲》絕對是帶有些遺憾色彩的經典作品。制作人高橋哲哉曾設計出共有六章內容的龐大世界觀,而本作2CD內容中,展現出來的只有一章,甚至在游戲開發后期,團隊成員被抽調到其它項目組,導致前后反差明顯成了爛尾樓。盡管如此本作仍然取得了146萬套銷量,其中日本地區89萬套,IGN給出了9.5分極高評價,這樣的表現單獨來看可謂優秀,但最終史克威爾還是決定放棄系列給其它作品讓路,高橋哲哉團隊先后和南夢宮、任天堂合作,推出了《異度傳說》(Xenosaga)和《異度神劍》(Xenoblade)。時至今日異度系列仍然在延續,但是PS版初代作品卻從未移植重制,當年的缺憾恐怕再也沒有機會彌補。
《永恒傳說》(Tales of Eternia)
南夢宮的傳說系列游戲,從SFC版《幻想傳說》(Tales of Phantasia)開始,憑借精美的人設和簡單爽快的手動戰斗系統,迅速收獲了眾多粉絲。來到PS時代后,南夢宮推出了《幻想傳說》重制版和續作《宿命傳說》(Tales of Destiny),延續了優秀表現,但讓整個系列真正上升到大作級別的,則是這款《永恒傳說》。本作采用了3CD豪華配置,用45度視角取代了傳統俯視角,場景人物的立體感大大增強,世界地圖上光影霧氣等效果令人驚嘆,可以說代表了PS主機畫面最高表現,甚至不輸給PS2早期游戲,從此開始傳說系列從“經典型”轉向“豪華型”,持續推出多部續作,時至今日已成為JRPG為數不多的僅存碩果。
沙加開拓者2(SaGa Frontier 2)
如果讓我選出第一印象最深刻的PS游戲,《沙加開拓者2》當仁不讓,當年給我的震撼甚至超過了《生化危機》、《合金裝備》等大作,清新水彩風格畫面實在是太讓人賞心悅目,讓人有強烈的欲望投入到游戲世界中探索。游戲內容表現同樣出色,豐富的人物劇情加上技巧性很強的戰斗系統,讓玩家深入到王國幾十年歷史中,通過自己的選擇打造出獨特的冒險體驗。本作發售后取得94萬套銷量,這也是我最期待重制的作品,原因很簡單,就是想看看當年驚艷的畫面來到現在先進的硬件平臺會有怎樣的表現。
《女神側身像》(Valkyrie Profile)
索尼PS時代曾涌現出大量優秀開發團隊,tri-Ace就是典型代表,這個團隊最早來自南夢宮開發《幻想傳說》的Wolf Team,但在游戲即將完成之際核心成員離開自立門戶,在艾尼克斯發行支持下推出了SFC版《星海傳說》(Star Ocean),從此新老成員開始暗中較勁。PS版《女神側身像》仍然由艾尼克斯發行,本作以北歐神話為背景,利用精美的場景和人設,打造出精彩深刻的故事劇情,新穎的戰斗系統利用簡單的操作,實現了多名角色組合攻擊效果,彌補了傳統JRPG戰斗枯燥的缺陷,時至今日仍然被眾多玩家奉為經典,tri-Ace和南夢宮之間的競爭,也讓JRPG進入良性發展階段,產生了更多優秀作品,讓《女神側身像》有了高層面的價值。
《勇者斗惡龍7》(Dragon Quest 7)
除了史克威爾之外,PS時代另一個RPG巨頭就是艾尼克斯,旗下最著名系列當屬被譽為“日本國民游戲”的《勇者斗惡龍》,在經歷了FC和SFC先后六部作品的輝煌之后,PS全新續作直到2000年8月主機生涯末期才姍姍來遲。這款游戲現在很多新玩家恐怕難以接受,原因就是畫面實在太簡陋,和同時期眾多效果華麗作品相比完全不能看,但如果你能靜下心來,就能夠體驗到這個老牌IP的獨特魅力,慢節奏的故事和戰斗,豐富的角色、道具、怪物,都充滿了JRPG最正宗的味道,可以說沒玩過《勇者斗惡龍》就不能算真正玩過JRPG。本作發售后取得447萬套銷量,其中日本地區410萬套,這恐怕是PS主機最純粹的JRPG。
《最終幻想7》(Final Fantasy 7)
這個如雷貫耳的名字不僅代表了JRPG,同時也是整個游戲歷史上永不磨滅的里程碑,本作超級宏大的世界觀,加上優秀的畫面表現,讓全世界玩家驚嘆“原來游戲還可以這樣玩”。史克威爾把自身長年來JRPG的經驗,在PS這個平臺得到了全面釋放和進化,場景設置和動畫運用影響了后續眾多優秀作品,其它廠商開始紛紛模仿,開始了JRPG豪華大作時代。游戲972萬套銷量在所有PS游戲中位列次席,僅遜于索尼自家的《GT賽車》(Gran Turismo)1095萬套,《最終幻想7》的出現,也讓索尼PS和世嘉SS之間的主機大戰,從焦灼局勢變成了PS壓倒優勢。史克威爾隨后還推出了《最終幻想8》、《最終幻想9》等超大作JRPG,但如果讓我只選一款的話,《最終幻想7》毫無爭議。
索尼PS主機優秀的JRPG游戲數不勝數,如今這些作品大多也有了移植或是重制,相信每個玩家都有心目中的最愛,那么你最期待哪款經典作品推出重制版或是系列新作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答案~
關注“碎碎念工坊”,傳播游戲文化,讓游戲不止是游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