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休探親假走出川藏線
楊運恒
對于我們這代西藏邊防軍人來說,探親休假可謂是一件難上加難的大難事。說它難是因為那個年代的川藏線交通基礎設施異常簡陋,路險難行,道路坑洼,車輛老舊,吃飯、住宿、出行都很難。
一九八0年五六月間,我提干一年半后第一次休探親假。那時,我在西藏波密部隊偏遠的林瓊溝一營二連任副指導員。二連駐地距團部所在地波密大約三十多公里。那段日子,連隊送走退伍老兵時間不長,新戰士也下到了老兵連隊。新兵集中學習條令條例和隊列訓練,老兵正忙著到大山深處的森林里跑去積山肥,備耕春鋤,加固圍欄。那段時間,波密帕隆藏布河谷執行兼農生產任務的絕大部分連隊,都種植的是冬小麥。那會兒二連在隊干部有一九六五年入伍的河南藉副連長程學智和我兩個人,戰斗骨干一排長夏懷春,四排長黃安正探親休假后,戰斗骨干藏族排長龍布接任,司務長李光友。
春天的林瓊溝,春意盎然,綠色四野,桃花盛開,連隊駐地西側高坎上的五六百畝耕地麥苗青青,茁壯成長。官兵們加固圍欄,鉆進深山積山肥,再將森林深處積好的山肥肩挑背扛運到麥田里,撒開施好,然后再松土除草。那時的二連承擔兼農生產,軍事訓練和駐邊守卡任務,另外還要兼顧維護西藏第二監獄辦公和家屬區安全,震懾監獄犯人等任務。隨著季節和節氣的變化,春日的暖陽撒滿田野,藏南的暖濕氣流吹進帕隆藏布河谷,滋潤萬畝良田郁郁蔥蔥,滿目青翠。嫩綠的麥苗一天一個樣蹭蹭往上竄,很快進入拔節期。程副連長帶領官兵前往西藏第二監獄辦公家屬區西南面的后山深處砍竹子,然后拖回連隊,再依照農時用途,把砍來的竹子分切成需要的材料,分別編成耙子、搓雞、蘿筐等等,為夏收秋播做準備。正在這個節骨眼上,探親休假的一九六三年入伍的四川邛崍藉老連長張仲林和一九六八年入伍的四川江安藉副連長張樹清先后歸隊,隨著連隊干部的增加,營里及時通知我探親休假。
按照部隊探親休假規定,西藏部隊干部每一年半休一次探親假,每次假期一般為九十天,士兵探親休假一般按軍齡的長短分設為三十天到四十五天不等,往返途中時間除外。另外,西藏部隊官兵進出藏探親休假都要千里走單騎,僅能走出橫跨橫斷山脈的千里川藏線和藏北翻越唐古拉山的青藏線,而且進出藏車輛全靠自己去觧決,因此,進出藏車輛的這種不確定性,常常讓探親休假的西藏邊防官兵大費周章。干部休探親假,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一般都由連隊或者營里根據每個干部在部隊工作的時間長短和工作任務需要自主做出安排,并報上級機關批準,一般情況下,都會如期批準休假,象我這種情況就屬于在部隊基層連隊呆夠一年半的情況。其實,我休探親假的時間是從我提干之日算起的。我在部隊軍營里足足呆夠了一年半,已經到了該探親休假的時間。一九七八年九月,我從五連一班長任上,在部隊首長們的帶領下,前往四川宜賓執行接兵任務,我和團直屬炮連排長文遠新,在時任一營長尚作發帶領下,被派往四川長寧縣執行征招新兵的使命。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旬,就在我遠赴四川長寧縣銅鼓公社執行接兵任務,確定征兵名單的關鍵時刻,和我同時執行接兵任務的老同學馬培功,還有曾經任五連尖子班班長,后來被抽調到團集訓隊任教員的文維林等老戰友,被提拔任命為排長。十二月底,我們赴長寧縣與江安、納溪、宜賓等區縣執行接兵任務的官兵帶著新兵,向宜賓集中,一起乘座悶罐火車前往四川大邑縣塘場新兵訓練基地,在這里開展為期三個月的新兵訓練。春節前,我和老同學馬培功被新兵連營首長安排探親休假,回家過春節,假期十五天,這也是我們當兵入伍四年來第一次利用接兵休探親假,這種探親假在西藏部隊雖然算不上正軌休假,只能算是新兵營連首長對接兵官兵的一種愛護和關心。
這次探親假雖然時間短暫,但對我這個離開家鄉四年多的西藏邊防軍人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那次休假途中,我第一次走進省城蘭州,第一次走進老馬大姐家,由此也認識了老大姐一家人,也對省城蘭州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這次探親休假我回到闊別四年多的家鄉后,才真正了解到家里的真實情況,母親因弟妹年少操勞過度,心力憔悴,繁雜的家務和生產隊超負荷的高強度勞動,誘發手腿關節和脊椎骨變型,面對身體多病的母親,讓我這個當老大哥的西藏邊防軍人,傷心不已,無言以對。于是,我在母親和親人們的積極諫言和建議下,利用短暫的假期托熟人,找親戚,為二弟物色適合成家立業的對象目標,并爭得二弟同意,為他尋覓迎娶了妻室,從速解決了他的個人婚姻問題,以幫助解決家庭勞動力不足,家務負擔過重等一系列問題,這也為二弟后來的失敗婚姻埋下了隱患。隨后,我利用短暫的假期走訪親屬長輩,諸如叔叔、姑姑、舅舅和姨姨,在返回部隊途經蘭州時,母親帶我前往華林山婊姐家,這也為我后來探親休假落腳省城蘭州,并解決個人婚姻問題找到了立足點。
這次休探親假,我們同村有位年長我十余歲的兄長,名字叫楊永林,他得知我在部隊提干的消息后,主動為我牽線搭橋,親自陪我前往蘭州市城關區伏龍坪的同鄉妻弟家,將其在蘭州某軍工企業工作的妻侄女作為戀愛對象介紹予我。那天,他妻弟放棄前往甘南運輸木材的任務,在家讓妻子為我們置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接待我們,還做了西北特色美食臊子面,老兩口慈眉善目,和顏悅色。對我熱情款待,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并將他們的愛女以戀愛對象介紹給我。那女孩一米六幾的個頭,瓜子臉,大眼睛,柳葉眉,長相精巧,打扮時尚精致,也算是我喜歡的那種類型。晚飯后,我和該女子前往蘭州城區,漫步街頭,欣賞街市霓裳,加深了解和友誼,當晚還留宿她家,第二天早餐后離開(這是我當兵提干后經人介紹的第一個對象,后來因為流言蜚語放棄)。這件事情過去大約兩三天后,我和老同學、老戰友馬培功相約購買火車票,離開蘭州前往成都,那時蘭州到成都的火車運行時長大約是三十六個多小時,我和老馬抵達成都北站已是午夜時分。美麗蓉城夜深人靜,我們又急忙搭乘公交車趕往新南門汽車站,夜宿車站門外的屋檐臺階上等待天明。第二天乘坐車站發往大邑縣的第一趟早班車趕往安仁鎮塘場新兵訓練基地。
二月十七日,中越自衛反擊戰打響,我們部隊接來的大部分新兵,經過大約五十多天的基本動作和基礎訓練之后,補充給了五十軍第149師參戰部隊,隨后,我們便帶著剩余新兵返回西藏波密部隊駐地。我便回到崗鄉的五連,告別了揮灑四年青春和汗水的五連營地,告別五連的首長和戰友們,打起背包,提著行李前往林芝八一鎮師部承擔營建施工任務的八連擔任一排長,正式開啟了我的排長之旅,和八連的首長和戰友們一起先后建設了師后勤部花崗巖石彈藥庫和師醫院半山腰磚混結構房的建設任務。十二月份,我被調往波密縣林瓊溝的一營二連任副指導員。
正當我在忙碌著和戰友們一起為夏收忙著做準備的緊張時刻,連隊突然接到營里打來的電話,通知我探親休假。這樣的消息讓我興奮不已,但我要從連隊駐地趕往團部波密三十多公里的路程,這在當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是要等待機會,尋找順風車,二是靠兩條腿步行走出林瓊溝。隨后團里派車給一營運送給養,我便乘車離開連隊前往波密的團招待所,在這里一邊辦理休假手續,一邊前往扎木汽車運輸公司和扎木兵站,尋找出藏汽車,然后再乘車從川藏線出藏。那時,西藏部隊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以色季拉山為界,以東地區的部隊官兵探親休假,都由自己想辦法找車出藏,以西地區部隊官兵,干部可乘飛機出藏,士兵只能自己找車從青藏或川藏線出藏探親休假。那時,西藏軍區汽車營配有專門的大轎車,為進出藏官兵提供乘車服務,運送官兵前往交通相對比較便利的西寧或者成都,但那些大轎車往往被西藏軍區大院和拉薩市區或者周邊部隊的士兵預訂了,根本沒有青藏線和川藏線沿線駐軍官兵預訂座位的可能性。在駐留團招待所尋找出藏汽車的日子里,吃飯是個大問題,只能找熟人和老鄉吃蹭飯,盡管熟人和老鄉們都很熱情,但在官兵們眼里總不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駐波密部隊官兵每每探親休假,都會前往扎木兵站或者汽車運輸公司,扎木機械廠和地質大隊托關系,找熟人,尋找他們派往內地采購生產生活物資的汽車,有時還會尋找縣城經過和停泊的出藏順風車。這些找車經歷,對于西藏官兵來說絕對是一種無奈之舉,在多數情況下都是令人阻喪和失望的。
我經過三四天的尋尋覓覓,在扎木兵站終于找到了從內地向西藏拉薩、林芝、米林等地區運送戰備物資返程的汽車十三團駐重慶某汽車連一九七三年入伍的兩位甘肅武威藉老鄉戰友,一位是該連司務長,大約一米七幾的個頭,國字臉,微胖,待人客氣熱情。另一位是該連某汽車班老班長,一米八幾的個頭,臉龐瘦削,濃眉大眼,精神抖擻,在我眼里純粹是一幅美男子的形象。但很可惜,如今我已經記不起他們姓甚名誰,但他們對我一路的關心照顧,令我印象深刻,終身難忘。
汽車十三團的兩位老鄉很熱情,也很熱心。當我向他們介紹了我個人和部隊情況后,他們愉快的應答了我乘車出藏的請求,并很快敲定乘坐這位老鄉班長的汽車出藏,還敲定了乘車出發時間。第二天早飯后,我提著行李趕往縣城那邊的扎木兵站,乘坐老班長的解放牌大卡車駛離西藏波密,踏上了前往成都的漫漫川藏線。
那時的川藏線除康定至成都段為柏油路外,絕大部分路段都是沙土路,許多路段坑洼不平,有時還會遭遇塌方、滾石、暴雪、雪崩或者泥石流之類。對于進出藏汽車部隊來說,在正常情況下,一般每天只能跑兩個兵站,大約二百公里的車程,當然,有時也有例外,比如兵站之間距離比較短,或者遇到特殊情況,也有改變規矩的時侯,比如象遇到特殊天氣或某些路段出現特殊狀況,還有上級機關或者首長提出特殊要求,也會跑三個或者更多兵站的情況,這些規矩都是根據川藏線的道路情況,主動作為,臨時調整。我乘坐汽車十三團的解放牌大卡車從波密扎木兵站出發以后,每天大約以兩個兵站,二百公里的速度一路向東行駛,在川藏線上穿梭,先后在松宗、八宿、左貢、竹卡等兵站住宿,駛入四川境內后,先后在巴塘、義墩、雅江、瀘定、雅安兵站住宿,最后順利抵達成都軍供站。作為西藏邊防部隊官兵要探親休假,從藏區走出川藏線,青藏線,不僅要親身經歷一路汽車的顛簸,還要面臨高山缺氧,嚴寒地凍的考驗,此外沿途還要親身體驗飲水、吃飯、住宿等現實困難,雖然沿途有兵站、地方站為過往軍車和軍人提供食宿便利服務,但由于絕大多數兵站地處深山峽谷,偏僻荒野等極端困難的無人區,提供的米飯、饅頭和稀飯、菜品,由于受地理環境條件的嚴重影響,多數情況下,兵站提供的食宿不如人意,時常還會遇到米飯夾生、饅頭不熟等情況,有些兵站的房間盡管加固了雙層玻璃窗,但被褥上往往滿是沙塵,鐵皮房每遇狂風侵襲,刮來的沙粒從鐵皮房頂滑落裟裟做響,令人難一入眠。
從怒江爬上七十二道大拐彎,翻過業拉山便駛入邦達,川藏公路也從這里分為南北兩線,左線駛入邦達草原,前行繞至西藏東段最發達的城市昌都,沿317國道一直到四川折多山北部的新都橋,在這里與南線的318國道并行。我乘坐的汽車十三團車隊繼續沿右線邦達谷地玉曲河南岸與川藏線向東并行,臨近左貢兵站車隊駛過玉曲河,從北岸東行至左貢兵站。當夜,我們在左貢兵站食宿。第二天,車隊沿玉曲河一直向東行駛,大約在四五十公里處的一處平坦開闊地段,一個靠近玉曲河的拐彎處車隊停了下來,檢查剎車,保養車輛,加油注水,做短暫休息。車隊里個別腦瓜靈活的老兵從左貢兵站便準備了大肉罐頭盒,老早就填裝好了炸藥和雷管、導火索,利用途中休息的機會和短暫時間,邀上幾個關系特別要好的戰友到玉曲河拐彎處深水區,將裝好炸藥的罐頭盒點燃扔進河水里,官兵們躲向車后,河面上冒起縷縷籃煙,緊接著一聲巨響。河水里躥起一個巨大的水柱,象仙女散花似的捲起一簇簇浪花,沖向天空,銀光閃閃,河水蕩起一波波浪花不停的拍打著河岸,一條條河魚亮著白肚皮從水下泛起,向下游漂流。官兵們心里明白炸到魚了,然后急步跑向下游河邊,從水面撿起漂流的魚兒,有人捥起褲腿鉆進冰冷刺骨的河水里,撈起炸暈漂流的河魚扔到岸邊草地上,再由岸上的官兵撿起扔進提前準備好的水桶里,足足撿到幾十條大小不等的河魚,然后再到下一個兵站加工成美味,讓辛苦勞碌了一個多月的汽車官兵們品嘗這難得的水中極品,美味佳肴。
汽車官兵們不辭辛苦,在坑洼難行的川藏線上顛簸了一兩個月,致使眾官兵人困馬乏,精神疲憊。對于我來說,能找上汽車部隊的戰友安全順利出藏,這已經是我不幸中的萬幸了。我得真誠感謝汽車十三團的戰友們,真誠感謝我那兩位甘肅武威藉司務長和班長老鄉,要不是他們的熱心幫助和一路的關心,我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走出川藏線,何年馬月才能回到家鄉休這趟探親假。
在成都軍供站,我和汽車十三團的老鄉戰友們要說再見了,他們要從成都趕往重慶的部隊駐地,我要從成都乘火車前往我的家鄉甘肅蘭州。
對我來說,成都雖然說不上輕車熟路,但也并不陌生。新兵入伍時,我從甘肅臨洮乘解放牌大卡車趕往定西,又從定西乘坐悶罐火車前往成都,又趁著夜幕趕往青龍場火車站。從這里走出悶罐火車,又乘汽車趁著夜色前往新津縣花橋糧庫新兵訓練基地,在這里開啟了為期兩個多月的新兵訓練生活。
與汽車十三團甘肅武威藉司務長和班長兩位老鄉,以及汽車連的戰友們道別后,我立即趕往成都火車北站購買火車票直奔蘭州。
我心里明白,對于一位參軍五六年軍旅生涯的西藏邊防軍人來說,探親休假不單要探視父母,看望親人,幫助家人解決面臨的現實困難和問題,更重要是正值二十三四歲的青春芳華,談婚論價,尋求人生伴侶更是當務之急。西藏軍人一年半三個月的探親假期,再加上遙遠的路途往返至少需要半年時間,休一次探親假大約相隔兩年的時光,這對于西藏邊防軍人來說,一個假期肩挑前后四個年頭,這可是一段漫漫長路。
西藏邊防官兵的每一次探親假,都面臨著出藏難,進藏難的現實困境。出藏找車難,乘車難,行路難,吃飯難,睡覺難,官兵們每每走進成都平原,不少官兵還會出現低原反應。返藏難除面臨出藏時的那些困難之外,在進藏途中還要經歷高山反應的考驗,這些都是那個年代我們這代軍人必須要面對的現實困難。
現如今西藏通了火車、高鐵和飛機,官兵們探親難的問題大部分都已解決。我們已經乘上了時代的高速列車,走向原野,奔向邊防,奔向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
(注:本文插圖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楊運恒:甘肅省臨洮縣人。1974年12月入伍,在西藏軍區原52師第154團服役,先后任戰士、衛生員、班長、排長、副指導員、正連職參謀等。1986年底轉業至甘肅省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先后任科員、記者、記者站站長、辦公室副主任、監察室主任、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副縣級)、副調研員等職,先后在工商系統專業報刋和地方報刋發表文章一百六十余篇。
作者:楊運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