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貿易政策突變之際,關稅已然成為影響企業發展的關鍵變量。
當地時間4月15日,醫療健康巨頭強生公司在財報中預警,預計關稅將使公司在2026年面臨4億美元的利潤損失,其中醫療器械部門遭受的沖擊最為嚴重。
強生首席財務官約瑟夫·沃爾克(Joseph Wolk)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基于特朗普政府已宣布的商品和原材料關稅,以及國際上的報復性措施,公司的醫療技術部門將承擔大部分負擔。
“這4億美元的損失涵蓋多項關稅影響,其中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超出北美貿易協定范圍的進口關稅,以及國際鋼鐵和鋁關稅(后者影響程度相對較小)。而中美之間的關稅無疑是占比最大的部分,對美國出口到中國的產品沖擊最為顯著。” 沃爾克補充道。
盡管特朗普本月初宣布對醫藥產品豁免多項關稅,但醫療器械領域依舊未能幸免。目前,白宮已提議對藥品征收關稅,相關調查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面對關稅帶來的巨大壓力,企業在應對措施上受到諸多限制。沃爾克無奈表示,由于醫療器械運輸合同早已簽訂,公司在調整價格和轉移成本方面的操作空間極為有限。當下,公司只能先量化關稅在2026年的影響,后續再密切觀察是否有與其他國家談判的契機,以及2025年下半年政策的實際變化情況。
強生首席執行官華金·杜阿托(Joaquin Duato)對美國的關稅政策提出了尖銳質疑。他直言,如果特朗普政府希望將更多生產轉移至美國本土,對醫療產品征收關稅絕非正確途徑。
杜阿托進一步指出,關稅極有可能擾亂供應鏈,進而導致產品短缺。他強調,優惠的稅收政策才是推動美國醫療技術和制藥業制造能力建設的更有效方式。杜阿托特別提及,自2017年特朗普推行稅改政策以來,醫療技術和制藥領域的制造業投資顯著增加。
在公布這一預警的同時,強生也發布了優于預期的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本季度,強生總銷售額達到219億美元,經國際貨幣變動核算后,較2024年初增長4.2%,其中全球醫療科技收入為80億美元,調整后增長率為4.1%。
這一增長部分得益于對心血管疾病領域公司Abiomed和Shockwave的收購,以及手術視力和傷口閉合業務的發展。然而,骨科部門的一次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這些收益,該部門正逐步接近一項為期兩年的重組計劃尾聲,旨在剝離盈利能力較弱的業務領域。
盡管一季度業績表現尚可,但4億美元的關稅損失預警,無疑給強生未來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內容合作 :阿杰 130512351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