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日舉行的“黑龍江省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有關舉措新聞發布會”上,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劉猛就“市場監管部門如何在嚴控檢查頻次的同時確保檢查質量,使監督檢查既精準高效,又為企業營造更寬松的發展環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問。
省市場監管局根據不同領域特點和風險程度,區分一般領域和可能造成嚴重不良后果、涉及安全的重要領域,分別確定監管內容、方式和頻次,著力提升事中事后監管精準化水平,對經營主體的監管既“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該局牽頭在市場監管領域創新推出部門聯合雙隨機“一業一查”,優化整合38個部門、90個行業領域、753個檢查事項,實現優化整合后的跨部門檢查事項“一次查”。從檢查計劃數量看,今年全省擬開展“一業一查”4435批次,任務數量較上年減少10.62%,切實減少對經營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不必要的干擾
同時,省市場監管部門對企業實施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整合數據資源,歸集中省直部門23個系統、4.28億條數據,形成257個資產目錄,選取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抽查檢查、黑名單、信用修復等數據,應用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等方法,建立涵蓋各類經營主體的通用型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將企業劃分為A、B、C、D四類,相關部門全面應用分類結果制定聯查計劃,合理設置抽查比例、頻次,實施差異化監管。對A類“守信合規”低風險檢查對象,最大限度降低抽查比例、頻次,實現“無事不擾”;對B類一般性檢查對象,按照常規比例進行抽查;對C、D類高風險檢查對象,大幅提高抽查比例、頻次,實施強力監管。同時,市場監管部門積極推動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向企業年報、信用修復、信用評價等領域拓展,強化信用賦能,促進經營主體誠信經營、發展壯大。
另外,對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食品、產品質量、特種設備等特殊行業、重點領域,依法依規實行全覆蓋重點監管,并嚴格規范監管程序,特別是對于群眾投訴舉報或者有關部門轉辦交辦的問題線索,進行嚴查、督辦,務求實效、不走過場,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下一步,省市場監管局將聚焦企業和群眾關注的重點問題,深入開展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等問題整治,大力推行服務型執法,全力為各類經營主體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李佳琪
圖片來源:黑龍江日報 韓東賢
編輯:馬云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