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與身體的關系
恰如建筑與其內部空間
將西方時裝屋的浪漫基因
編織進東方禪意的底蘊里
在靈感交匯中實現時裝的持續新生
暮春時節,櫻花如雪紛揚飄落,秀場選址在京都東寺,迪奧將2025秋季女裝成衣系列的秀場置于這座千年古剎的庭園中。模特們踏過鋪滿碎石的枯山水庭院,當燈光點亮滿樹櫻花,花瓣與織物共同搖曳的瞬間,將東西方美學對話推向高潮。
服飾與場景形成微妙互動:深綠灰色的華麗錦緞,編織有微妙的現代幾何圖案,被制作成東方風格的大衣呼應枯山水庭園的禪意。而鞋履上絲帶的亮紅色調則打破靜謐,宛如建筑間躍動的朱漆。
這種設計語言既是延續迪奧與東方文化的情緣,又以“空間棲居”重新定義身體的自由邊界。
“當我換上新裝”,承載者便穿著萬千情感與愿望,以愛為名,交織時尚。——這是來自展覽《愛時裝:追尋自我》(LOVE FASHION:IN SEARCH OF MYSELF)所傳達出的議題。
創意總監Maria Grazia Chiuri的設計理念與之不謀而合,敏銳捕捉流動跳脫的創意,以此作為部分靈感來源。
迪奧二零二五秋季女裝成衣系列發布秀,從品牌歷史檔案中探尋廓形精髓,借傳統工藝與現代廓形的碰撞,重釋迪奧與東方的不解之緣。
視線聚焦時裝本身,會發覺其與建筑“同根同源”,從平面到立體,從二維到三維,建筑本質涵納空間,服裝本質塑造身型。
“建筑的真實內核在于其內部空間,而時裝的本質是包裹身體的流動建筑。”
系列以迪奧典藏檔案為起點,回溯克里斯汀·迪奧先生(CHRISTIAN DIOR)為1957秋冬系列設計的“DIORPALETOT”和“DIORCOAT”兩款標志性外套,Chiuri 將這些歷史廓形轉化為當代“身體容器”:廓形式外套以流暢弧線包裹肩頸,腰帶輕束間,保留傳統東方服飾的輪廓儀式感。
這一設計亦呼應迪奧1971年東京大秀,時任創意總監馬克·博昂(Marc Bohan)將寬袖元素融入西裝。
這是一場貫穿其歷史的藝術對話,Chiuri 延續了這一傳統,她將歷史廓形融入寬大的外套和夾克中,借傳統戲劇的層疊衣袂,在闊擺長裙與硬挺夾克的對比中,演繹剛柔并濟的東方女性力量。吸引 Chiuri 的是身體和服裝之間的對話,這種二維與三維的對話,既是對東方傳統服飾“留白”的致敬,也是對西方立體剪裁的解構。
闊型夾克和外套作為本季的核心單品,以人體出發,將時裝與建筑融合,鑄就理性而包容的力量感線條,身體姿態的獨特性及其蘊含的復雜情感也借由服裝無保留抒發。
建筑大師安東尼·高迪說過:“直線屬于人類,而曲線屬于上帝”。闊腿褲與長裙跟隨身體的律動輕盈起舞,亦從中觀賞來自自然吹動的曲線感,受建筑設計的嶄新視角啟發,使創作核心回歸時裝與身體之間的親密聯結。
人體即建筑,織物如呼吸。
“服裝不該禁錮身體,而應成為可呼吸的第二層皮膚。”
面料常常賦予服裝“靈魂”,將服飾視為身體本身,其“幕后身份”或許是不同的“人設”。奢華的真絲面料勾勒優雅美韻,塑造柔情似水般的纏綿之意;編織與皮革的碰撞又恰似化身武士,剛強不屈;絲絨、薄紗、綢緞、牛仔……風格各異的面料將自我表述融入,我即服飾,服飾即我。
一步一搖,細細查看于腿間搖曳的下擺,便可發現許多Maria Grazia Chiuri埋下的小彩蛋。流蘇下擺在行走間漂浮的柔和動感,打造靜謐的華麗感。
暗夜星河,獨特的花卉刺繡圖案營造詩意的敘事氛圍,從中躲藏的金色絲線升華細節,讓黑色愈加深邃。探索巧妙的服裝設計語言,在絲線纏繞處發掘多元美學。
櫻花樹下,華美作伴,紋于薄紗之上的一草一木巧奪天工,生發浮光躍金景象,璀璨奪目,蘊藏著迪奧對于時裝的無垠創想。
靈感交匯中實現時裝的持續新生,深入服飾脈絡,于裙擺間漂浮,于廓形間蛻變,回歸與身體的親密聯結,讓服飾與身體共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