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晚,“國產奶粉第一股”貝因美(002570.SZ)公告稱,因收入確認不準確、大股東資金占用、財務資助披露滯后等問題,浙江證監局對公司及相關人員、控股股東出具警示函。
來源:貝因美公告
貝因美自上市以來修正業績(包括預告)多達20余次,一度引發多名董事“背刺”,暴露了公司的內控缺陷。疊加近4年來三次更換審計機構,以及監管屢次問詢公司是否存在虛增收入、跨期確認、壓貨經銷商等行為,貝因美的財務造假疑云難消。
從監管處罰結果來看,貝因美大股東“錢慌”到已開始占用上市公司資金。伴隨近期大股東4.37%的股權被凍結,倘若再次法拍被二股東拿下,或將導致貝因美易主。這或許是近期炒作貝因美股價的邏輯。
業績修正成癮,獨董拍案而起
貝因美自上市以來,對往期財報及業績預告的修正次數多達20余次。
來源:貝因美公告截圖
例如,2018年1月,貝因美發布的2017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預計2017年凈利潤虧損8-10億元;此前,公司在2017年10月30日預計當年虧損3.5-5億元。
而基于無法確認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商譽減值計提是否充分和合理,以及公司內部控制缺陷等原因,貝因美四名董事表示無法保證信息披露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
當月早些時候,其中一名獨董劉曉松針對貝因美給深交所問詢函中就“2017年業績預測是否存在修正情形”同樣給出了“無法作出準確判斷”的表態,理由是“公司目前尚未提供全面完整的相關資料”。隨后,劉曉松于2月5日辭職,離職前還擔任審計委員會主任等職務。
而此次深交所問詢的重要內容,主要涉及貝因美于2017年12月披露的處置22套房產事項,要求公司說明房產處置的原因、是否具有商業實質、以及其他利益安排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因2016年、2017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均為負值,貝因美于2018年4月27日被戴帽。直到2018年扭虧后,貝因美于2019年4月18日摘帽。
不過,貝因美此番成功摘帽并非得益于基本面的好轉。財報顯示,2018財年貝因美獲得政府補助高達1.05億元,當年非經常性損益收益(含政府補助)高達2.58億元,遠高于前兩年。而公司當年扣非凈利潤虧損仍高達2.17億元。
摘帽后的貝因美,依舊沒改掉業績頻頻變臉的毛病。
2024年1月31日,貝因美將2021年相關貿易業務、2022年至2023年9月線上流量投放業務收入確認方法由“總額法”更正為“凈額法”。2023年4月29日已對部分貿易收入確認方法由“總額法”更正為“凈額法”,并更正2022年第一季度、2022年半年度及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中相關項目。
深交所隨后下發問詢函,要求貝因美就會計差錯更正原因、營收凈利增長的合理性、注銷15家子公司對財報的影響、是否存在通過不當放寬信用政策等方式向經銷商或客戶壓貨虛增收入、跨期提前確認收入等情況進行說明。
財報顯示,2023年,貝因美營業收入25.28億元,同比增長0.76%;歸母凈利潤為0.47億元,同比增長126.9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14億元,同比增長9.57%。
受新生人口出生率持續探底影響,2023年中國飛鶴、澳優等奶粉公司業績均出現大幅下滑。貝因美卻在當年營收微增的基礎上,凈利潤實現大幅扭虧,與同行形成了鮮明對比。
對此,貝因美將其歸因為,通過互聯網營銷穩住嬰幼兒奶粉業務基本盤,同時拓展了成人奶粉業務,以及本期無采購違約損失等原因。
伴隨著頻繁的業績修正,貝因美的審計單位也在不停地更新。
2020年10月29日,貝因美宣布變更會計師事務所,將已連續為公司服務18年的審計機構天健會計師事務所,變更為中匯會計師事務所;一年后,貝因美改聘大華會計師事務所;2024年10月,貝因美再次改聘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
大股東“錢荒”與易主風險
經歷連續兩年巨虧后,貝因美元氣大傷,截至去年三季度賬面累計未彌補虧損仍有近10億元。盡管公司近兩年維持微弱盈利,但與之前的巔峰相比差距甚遠。
貝因美元氣大傷 來源:Wind
流動性方面同樣堪憂。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貨幣資金9.68億元,短債規模8.74億元,出現了存貸雙高的現象。同期,公司利息費用高達2755萬元。這筆利息費用相對于公司當期的凈利潤規模來說,顯得相當沉重。
自身彈藥不足的同時,貝因美還要面臨大股東的資金占用。根據浙江證監局的處罰信息,控股股東2021年和2022年分別占用公司資金3091.66萬元和1693.55萬元。
事實上,大股東此時已是自身難保。截至目前,貝因美控股股東貝因美集團累計被質押/凍結股份占所持股份的98.85%。
今年3月13日,貝因美公告稱,控股股東貝因美集團所持4724萬股份于3月11日被司法凍結,被凍結股份占所持股份的35.62%,占公司總股本的4.37%。
此次凍結基于杭州中院應寧波維貝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寧波維貝”)申請,針對貝因美集團與寧波維貝的公證債權文書糾紛。
據悉,2024年寧波維貝通過司法拍賣獲得貝因美大股東貝因美集團持有的4800萬股股份(占貝因美總股本的4.44%),從而成為貝因美二股東。上述被拍賣股份原為貝因美集團質押給中航信托的資產。因貝因美集團的質押債務違約,相關債權被寧波維貝通過拍賣獲得。
值得一提的是,倘若此次司法凍結的4.37%股份進入法拍,且同樣被寧波維貝收入囊中,那么寧波維貝對貝因美持股比例將達到8.81%,而大股東貝因美集團持股比例降至7.91%,恐引發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
目前尚不清楚寧波維貝與貝因美集團是否存在關聯關系。不過上述消息披露后,貝因美接連拉出三個漲停板;短暫回調后,4月起再次大幅拉升。截至4月17日收盤,貝因美報7.29元,年內漲幅73.16%。(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馬瓊,編輯 | 曹晟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