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丨文軒圖庫
中美貿易爭端之際,霸王茶姬赴美上市。
據知情人士4月17日稱,霸王茶姬以每股28元發行1468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R),在紐約交易所首次公開募股(IPO),籌資4億1100萬元,股票代碼為“CHA”。
霸王茶姬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以“原葉鮮奶茶”為核心產品的中國現制茶飲品牌。公司通過獨特的“東方茶文化”定位和激進的市場擴張策略迅速崛起,成為國內茶飲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霸王茶姬的主營業務包括銷售現制茶飲及相關周邊產品,其商業模式以加盟為主。
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全球門店數已達到6440家,其中加盟店占比超過97%。2024年,來自加盟店的收入占總營收的93.8%,而自營門店收入僅占6.2%。
霸王茶姬通過“大單品策略”,重點推廣如“伯牙絕弦”等明星產品,2024年該產品銷量超過3億杯。
高營銷投入造就了霸王茶姬的業績增長。2024年,該公司營銷投入高達11.09億元,相比2022年增長了近15倍。雖然短期內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但長期來看會壓縮利潤空間,影響盈利質量。
中國現制茶飲市場競爭激烈,市場規模已超3000億元,且逐漸飽和。這或許正是霸王茶姬不得不維持高營銷投放保持市場熱度的重要原因。
伴隨著高投入,霸王茶姬的業績也隨之增長,2024年其GMV達到295億元,同比增長173%,營收124.05億元,凈利潤25.15億元,凈利率高達20.3%。
然而,與蜜雪冰城、古茗等競爭對手相比,霸王茶姬在門店數量和營收規模上仍有一定差距。
2022年至2024年,霸王茶姬營收分別為4.92億元、46.4億元和124.0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071.6萬元、8.03億元和25.15億元。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營收33.34億元,同比增長63%,但環比下降6%,顯示出增長速度有所放緩。
值得警惕的是,盡管霸王茶姬2024年整體表現強勁,但其單店銷售額增速自第三季度開始已明顯下滑,第四季度單店月均GMV同比下降18.4%。
在業績下滑的同時,霸王茶姬還面臨著各種消費投訴。在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以“霸王茶姬”為關鍵詞檢索,近三十天投訴量為117條,諸多消費者投訴,霸王茶姬存在服務態度不好、喝出蟲子、口感不佳等問題。按4500家門店測算,霸王茶姬的投訴率為2.6%。
顯而易見,霸王茶姬正面臨過度依賴單品,食品安全及品牌管理無序及行業整體下滑的風險。
在這一背景下,霸王茶姬赴美上市,不知道是尋找新的業績突破,還是病急亂投醫,盲目激進的結果。
要知道,在美上市,霸王茶姬將面臨嚴苛的監管與合規風險。美國SEC對中概股的審計底稿審查要求(如《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可能導致退市風險,若霸王茶姬無法滿足審計合規要求,可能面臨強制退市。
市場競爭方面, 美國本土茶飲品牌(如星巴克、Boba Guys)及中國出海品牌(喜茶、蜜雪冰城)已占據大部分市場,霸王茶姬將如何通過自身優勢占領市場還是未知數。
與國內市場不同,美國市場對“中國茶飲”的認知有限,需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消費者教育,若口味本地化不足,如甜度、原料偏好,可能影響復購率。
另外,跨境供應鏈管理難度巨大,如原料進口、倉儲物流等環節。霸王茶姬出海,無論新舊供應商都將存在磨合消耗以及地緣政治沖突,關稅變動帶來的成本影響。
如今的美國,融資成本正顯著上升,霸王茶姬寄望的融資可能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總而言之,霸王茶姬美國上市的風險與機遇并存,成功與否取決于其合規能力、本地化執行力及資本市場的窗口期。若公司能有效應對監管挑戰、證明盈利可持續性,并講好“中國茶文化出海”的故事,或可成為下一個全球化消費品牌標桿;反之,可能陷入估值低迷、做空纏身的困境。
聲 明:受限于數據與認知局限,文軒無法保證內容的絕對準確客觀,所有信息數據僅供參考,用戶使用信息須謹慎并核實。文軒電郵:wx@wenxuan.new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