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區周家嘴路、黃興路路口,匯集了來自北橫通道、內環高架路的車輛。昨天下午,一輛黑色小轎車隨意加塞,讓后方車輛大排長龍。這一幕被空中的警用無人機悄然記錄,下一個路口,小轎車被交警精準攔下,對駕駛員依法予以處罰。
一座常住人口逾2400萬的超大城市,怎樣讓守護“無聲”、讓安全“有感”?上海公安著力提升新質戰斗力,書寫超大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平安答卷——頭頂,警用無人機體系勾勒智慧防線;指尖,數字化平臺快速反饋社區隱患;眼前,預警模型“盯牢”重復警情,便于民警溯源化解矛盾……
在無聲處筑牢安全屏障,于細微處感知城市溫度,2024年一季度,全市110報警數、刑事立案數同比分別下降2.1%、7.1%,電詐案件既遂數、接報金額同比分別下降14.1%和21.4%,高峰時段平均車速同比上升近5%。
“天眼地兵”協作:快處易賠“云端”辦結
“駕駛員請至安全區域等待,警用無人機1分鐘后抵達現場!”
4月17日13時許,在黃興路進國定路約20米處,有兩車發生交通事故。駕駛員報警求助后,楊浦公安分局交管支隊機動大隊副大隊長、肖玉泉中隊領航人倪嘉輝研判事故等級,立即在“睿鷹”無人機指揮臺上定位車輛位置。點擊“起飛”按鍵,距離現場最近的警用機庫隨即升空,“睿鷹”無人機飛往目的地,全流程自動采集事故雙方信息數據。8分鐘后,雙方駕駛員收到快處易賠辦結短信,道路交通恢復通暢。
今年以來,楊浦警方充分發揮區域“低空經濟”優勢,構建警用無人機體系??焯幰踪r“云端”辦結,就是其中的典型應用。
倪嘉輝(左)與飛手使用無人機開展現場執法。
新民晚報記者在“隨申辦”APP的快處易賠模塊中,看到了“無人機定責”選項。倪嘉輝介紹,發生簡易事故后,在駕駛員雙方身份信息準確、責任認定無異議的情況下,警用無人機能夠快速到場,在空中一鍵拍攝多張照片,自動上傳相關材料。
“對于車主而言,在一些危險路段不用再繞車輛拍照,坐在車里等待無人機拍攝即可,更加安全。對于警方而言,警用無人機快處易賠,比民警到場處置節約時效40%以上,能夠縮短事故對道路通行的影響。”倪嘉輝介紹,自楊浦警方在全市率先開展簡易交通事故無人機全自動快處易賠應用以來,占遠程處置交通事故總量的28%,道路通行效率提升35%。
實線變道、未依次交替通行、隨意加塞、違法停車……在無人機中,這些交通違法行為可謂一覽無余。結合基礎的路口管理,楊浦警方通過“天眼地兵”高效協作,擴大管理范圍。
無人機巡飛,及時發現堵點。
以本文開頭提到的周家嘴路、黃興路路口為例,每天早晚高峰,無人機都會沿途巡飛,及時發現堵點,快速調警處置。啟用警用無人機輔助現場執法以來,這一路口車輛違法行駛比例直線下降,早晚高峰期間路口通行效率提高20%以上。
“低空警務”也在全方位護航區域“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航線優化、噪聲測評、飛行報備、航路護航……在楊浦警方的幫助下,一年多來,上海市無人機外賣首條航線、首條跨高架航線、首條公園航線、首條高校航線都在楊浦陸續開通?,F代警務體系插上了“數智”翅膀,更多應用場景將在未來迭代升級。
數字平臺賦能:為快遞騎手找到“家”
這兩天,餓了么外賣平臺南翔站點負責人江宏新,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地了——他與騎手同事們搬進了新家:六人間,每人500元/月、包水電,樓下就有非機動車充電位。
外賣騎手在南翔找到了新家。新民晚報 張龍 攝
在找到合適的宿舍前,江宏新已經搬了好幾次家。“我們以前住在小區里,但騎手大多早出晚歸,難免會給居民帶來困擾,也接到過他們的投訴。”江宏新坦言,生活作息以外,住在小區里最大的難處還是停車和充電,“騎手非機動車多,小區停車位少,很多時候只能東一輛西一輛隨意擺放。我們覺得充電不方便,而居民擔心會有安全隱患。”
搬離小區后,部分騎手為了急切解決住宿問題,自行租用一小區的沿街商鋪二樓作為集體宿舍。然而,建筑房屋屬性為店鋪,按規定不能住宿。剛剛簽約入住的第二天,南翔派出所微網格網格員在巡查過程中發現了問題,要求立即整改。“我們到底住在哪里,又成了難題?!苯晷抡f,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在“e嘉人”微信小程序上發了求助。
騎手在“e嘉人”發布的求助。新民晚報 張龍 攝
“e嘉人”微信小程序是嘉定公安牽頭開發的數字化平臺,群眾可以通過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等方式反映需求、線索,由后臺值守人員按照區域和類別,流轉相應網格或部門承接處置。去年,嘉定公安創新推出“微網格”治理模式,整合人口協管員、城運隊員等各方力量?!癳嘉人”就是指尖上的有效“利器”。
“在接到騎手求助前,關于他們的住宿問題,其實‘e嘉人’小程序也接到過小區居民騎手擾民的投訴?!蹦舷枧沙鏊彼L俞佳盛說,“快遞外賣小哥租住集體宿舍,我們一方面要考慮車輛充電問題,另一方面也要考慮不能影響到附近居民。”
接到求助后,南翔派出所社區民警一邊與求助者面對面溝通,一邊多方聯系,終于為騎手們找到了一處合適的居住場所——由某學校舊址改建的集體宿舍,這里已經入駐一部分網約車司機,與快遞騎手同屬新就業群體。這一住處不僅安全合規,而且不會對周邊居民產生不良影響。
“宿舍有空調、洗衣機,衛生間干濕分離,將來還會提供24小時餐飲、充換電柜一站式服務……真好,我們不用再為住宿而發愁了!”騎手們實地查看后十分滿意,當日便與新場所房東展開洽談,第二天便順利集體搬入。同時,他們還計劃將站點其他騎手的居住地也遷至此處。
快遞小哥有了暖心的家,但故事沒有結束。南翔派出所還通過“網格吹哨、部門報到”機制,聯合社區居委、城管等執法部門,對違規的“三合一”場所開展聯合整治行動。
“智力”與“民力”有機融合下,社區問題隱患得到快速反饋與處置。數據顯示,2024年8月“微網格”全面推開至年底,嘉定全區主動發現處置各類問題23萬起,第一時間回應解決群眾反映的社會治理問題9900余件。
預警模型定位:從源頭化解“風險點”
警情,是丈量治安狀況的“晴雨表”,能夠精準反映社會動態。一些當事人反復報警的糾紛類警情,不僅是群眾的“鬧心事”,更是基層治理的“風險點”,往往更易導致“民轉刑”“刑轉命”等惡性案件的發生。
2024年12月22日凌晨,梅園新村派出所接報,海景小區內一樓宇的1701室門外有人砸門撬門。原來,1701室住戶陳女士家中漏水,影響了樓下1601室朱先生的正常生活。這一天,因為漏水問題導致朱先生家中停電,他忍無可忍上門討要說法,但陳女士卻拒絕開門溝通。憤怒之下,朱先生便手持金屬鞋拔敲擊,導致大門輕微損壞。
“這兩戶人家的矛盾糾紛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社區民警也曾多次開展調解,但雙方始終無法達成一致?!泵穲@新村派出所副所長姜經緯說,接報后,民警當即依法對朱先生的違法行為作出了處罰,但也意識到雙方矛盾正逐步激化,需要警方介入干預。
此前,無論是陳女士還是朱先生都態度強硬、不愿調解,甚至民警的上門溝通,也都被他們認為是一種“騷擾”行為,非常抵觸。然而,盡管遭到雙方的冷落、不耐甚至投訴,社區民警周如勝始終沒有放棄,他一次次耐心勸說、講明利害關系,終于感化了雙方當事人,讓他們愿意坐下來再次調解。
今年1月,姜經緯啟動“三所聯動”機制,在社區民警周如勝、律師、居委等各方的共同協調下,陳女士表示愿意對漏水情況進行維修,雙方簽署了調解協議書并握手言和。
派出所還專門找了一家正規做防水的企業,會同物業一起對工程進行評估,規定了施工方式時間和規則,最后四方共同監督完成維修。至此,這起矛盾糾紛終于得到化解。
“重復警情”的處置,關系到風險隱患的防范化解。對此,上海公安研發智能模型,以科技手段“滾出”數據背后隱藏的風險,運用預警模型精準定位。
“我們通過全量警情分析系統,對日均上萬起的警情以智能化的形式自動碰撞、篩選提煉,從重復、重點警情中找準隱患點,提前預判風險?!笔泄簿智閳笾笓]中心副科長曹洪介紹,12345熱線來電、窗口接報等信息也納入了全量警情系統的“數據池”。
針對重復警情,由公安分局局長、派出所所長“雙長盯辦”,依托“三所聯動”機制靠前主動調解,努力做到“案結事了人和”。今年一季度,上海警方共化解矛盾糾紛20余萬起,重點重復警情銷賬率達94.3%。
以創新驅動、科技賦能積極提升新質戰斗力,上海公安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從“被動應對”邁向“主動防范”,也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安全就在身邊。
原標題:《申觀察 | 解碼上海公安新質戰斗力:為超大城市勾勒“智慧防線”》
欄目編輯:孫云 圖片來源:新民晚報 張龍、市公安局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楊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