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守護安全,創新發展,加強特種設備全鏈條監管”專題新聞發布會。會上提到,市場監管總局推出特種設備安全沙盒監管制度,允許企業在可控范圍內試制試用,并同步監測風險、消除隱患,實現技術創新與安全監管的動態平衡。
實施沙盒監管制度,強化事前監管
發布會上,市場監管總局特種設備局副局長周亮就特種設備安全沙盒監管制度、《缺陷特種設備召回管理規則》(以下簡稱《規則》)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使用安全治理、鍋爐安全提升、客運索道隱患排查治理等3個行動方案進行解讀。
他表示,當前,我國特種設備產品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以下簡稱“三新”)不斷應用,傳統監管方式只要求產品在實驗室驗證,難以充分暴露真實場景下的風險,且缺乏過程跟蹤。
在國際上,歐盟、德國、日本等20多個地區和國家已經在金融、人工智能、汽車等領域探索實施沙盒監管制度。據了解,沙盒監管是針對技術創新的柔性監管制度,在沒有完全掌握新技術、新產品的風險時,為企業提供一個試用平臺和測試周期,在不違反原則性準入標準和安全底線的基礎上,允許企業開展深度測試,最大限度地暴露潛在風險,努力將風險消除在正式進入市場前。
市場監管總局借鑒國際上沙盒監管理念,結合國內汽車等領域試點經驗,推出特種設備安全沙盒監管制度,旨在劃定“安全試驗區”,允許企業在可控范圍內試制試用,并同步監測風險、消除隱患,實現技術創新與安全監管的動態平衡。比如,采用最新材料制造鍋爐、應用最新技術制造電梯,對這些材料和技術現有安全技術規范和標準尚未作出規定,就可以進入沙盒監管,在某一特定區域先進行試制試用,證明其安全后正式應用。
特種設備安全沙盒監管制度的申請主體是特種設備制造單位,主要程序包括申請、符合性審查、沙盒試驗、技術評審、許可審批。“沙盒試驗”是指對采用“三新”的特種設備在特定時間、特定場所(區域)進行的真實場景試制試用,沙盒試驗、技術評審、過程監督,形成對“三新”特種設備產品的全過程監管制度。制度的實施,將有利于深度測試產品質量安全性能,識別產品設計時未考慮的潛在風險。
完善召回制度,強化事后監管
據周亮介紹,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國特種設備數量快速增長。存在缺陷的特種設備不僅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而且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
近年來,市場監管總局通過責令召回、企業主動召回等方式,對部分存在同一性缺陷的電梯、氣瓶實施召回,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市場監管總局借鑒國內外產品召回監管經驗,進一步完善了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
《規則》明確,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是缺陷特種設備召回的責任主體。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零部件等存在同一性缺陷的,生產單位應當立即依法實施召回。召回流程包括停止產品銷售、發出召回通知、制定召回計劃、發布召回公告、實施召回等環節。
周亮表示,《規則》的實施,將有利于倒逼生產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提升設計制造質量。
開展專項隱患排查整治,強化事中監管
據周亮介紹,針對旅游觀光車輛、叉車使用過程中,和鍋爐安裝使用過程中的違章作業、設備超期未檢等違法行為以及客運架空索道惡劣天氣條件下(比如大風天氣)的安全風險防控等問題,市場監管總局集中部署開展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安全治理行動、鍋爐安全提升行動和客運架空索道風險排查治理行動。
此次集中開展的三項行動聚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重點加強鍋爐、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使用安全管理,提升客運架空索道應對極端天氣的本質安全水平。要求相關單位,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強化人員培訓,加強設備維護與檢驗。在企業自查整改的基礎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將開展執法監督檢查,嚴厲打擊無證作業、設備超期未檢等違法行為。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編輯 張磊 校對 李立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