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普通家庭的孩子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時,無法避免的會做出讓自己后悔的決定,一方面是手中能握住的資源有限,另一方面則是信息差壁壘導致的決策性失誤,那些有條件亦或者是有背景的家長,從高考到就業,早已為孩子量身打造好了一條道路,而普通家庭的孩子,從學習到就業,哪一次不是靠著自己的摸索一路前行呢?
也正因如此,當他們面對高考和就業這樣的人生選題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那種感覺就好像前方漆黑一片,而擺在自己面前的幾條路,都看不清未來的方向,無論選擇哪一個,都得靠自己一步步去探索,這其中,磕磕碰碰都是避免不了的,走彎路更是常見,當然還有最可怕的一種可能,那就是從一開始就選錯了路。
但是人生哪能沒有遺憾呢?作為教育工作者,筆者見證過太多類似的故事了,除了遺憾更多的也是唏噓,在這個網絡信息飛速發展的當下,很多機會是當你知道的時候,就已經錯過了的!
普通家庭考生毫無機會!深圳現“無縫銜接”崗,條件堪比量身打造
2015年深圳某機關單位發布了一則公務員招考公告,其中有一個冷門崗位引起了不少考生的關注,這個要求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專業碩士學歷的崗位,限制多到被質疑是“蘿卜崗”。
不僅專業要求精準到只要這具體的一個代碼,學歷也必須是特定專業的碩士,再加上應屆畢業生、黨員的身份限制,看似開放平等,實則設置了重重門檻。當這些條件組合在一起,就像一把精準制作的鑰匙,只為某個特定的鎖而生,讓該崗位的招聘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不怪考生們草木皆兵,實在是近些年來公務員考試的競爭太激烈了,任何冷門崗位都會被格外關注,尤其是招聘條件顯得與眾不同的崗位,而該崗位更是被考生調侃:條件堪比量身打造!
不了解考公風向的讀者可能不太明白,不就是限制了一個專業嗎?怎么就成量身打造了?實際上對于考公而言,有限制的崗位不罕見,限制專業的也很正常,但一般都是限制某一類專業,而不是某一個專業,再加上碩士的學歷要求和黨員的身份限制,這種嚴苛到一定程度的崗位招聘難免引起質疑。
甚至有考生懷疑:是不是某個人剛好是這個專業,讀完了碩士、且在上學期間入了黨,然后快畢業了就順理成章的有了這個崗位?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這個崗位已經不能用“蘿卜崗”來形容了,而應該是“無縫銜接崗”!
考生的懷疑不是毫無依據的,要知道航空宇宙這類專業不僅入學門檻高,讀研深造的機會也多集中在頂尖高校,毫不夸張的說就是冷門專業中的冷門,假設這個崗位不是“量身定制”的,就是剛好該崗位需要這樣一位人才,那對于普通家庭的考生來說也是毫無機會的。
報考條件越精確,對于普通考生來說反倒是一件好事
因為在沒有招考慣例的情況下,沒有任何一個普通家庭的父母會冒著就業風險給孩子報考這種冷門崗位,甚至都不了解這個專業的就業情況,更別提知道這個專業畢業后有機會進體制內了,換言之,冷門專業在體制內選拔中,何嘗不是一種篩選的工具呢?
而在此基礎上,碩士的學歷要求也是一道坎兒,冷門專業攻讀碩士,期間的風險系數和經濟投入,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不敢冒的風險,一個看似公平的考試制度,實際上在入口處就設置了無形的經濟門檻。
從崗位要求來看,能有機會報考這個崗位的考生,必然不是普通人,要么父母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支持他去追求自己喜歡的冷門專業,要么就是父母是本該相關領域的人才,有見識讓孩子去劍走偏鋒,也有能力給孩子兜底。
當然了,對于這個崗位究竟是不是“量身定制”,客觀來講很大概率不是,因為滿足這類的人才即便不是比比皆是,也一定大有人在,且不說擁有航空博士點的大學就有8所,碩士點就更多了!專業對口是單位招聘的必然需求,至于黨員的要求,這在體制內招聘中可并不罕見,也是情理之中。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筆者倒認為,這種招聘信息精確的崗位多,對于普通人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總好過招聘信息寫的很籠統,內部的招聘需求卻很清晰,最后大部分人陪跑,與其抱怨自己沒有入職這種冷門崗位的機會,不如慶幸自己最起碼沒成為陪跑的韭菜。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