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加征關稅政策只是暫緩落地,大家仍然對未來惴惴不安之際,英國《金融時報》在4月15日刊文,清晰指出中國手中“有很多張王牌,遠遠超過美國預想”,出乎很多人的預料。
從4月3日“對等關稅”落地開始,美國就明顯表現出“強迫中國低頭屈服”的態度,而“特朗普苦等中國電話而不得”的形象,也因此廣為流傳。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但大量痕跡都表明,這次特朗普其實是希望重演2018年舊事,通過高額關稅迫使中國再次讓步。這個目標之所以沒有實現,反而遭到中國強硬反制,恰恰就是因為特朗普和他的團隊,嚴重低估了中國手里的牌。
第一張牌,是稀土。2023年12月,國內第一次出手管制稀土和相應加工技術出口,美國軍工產業生產氮化鎵相控陣雷達的速度,頓時為之一緩。為了解決問題,拜登政府先后撥款4.39億美元,試圖憑借美國本土最大的芒廷帕斯稀土礦,發展國產稀土冶煉產業。后來澳大利亞也拿出了自己的稀土礦和幾座加工廠,準備和美國一起渡過難關。但一年多時間過去后,美澳稀土產業鏈建設進展寥寥,而美國軍工產業已經快頂不住了。目前SPY-6艦載雷達、TPY-4陸基反隱身雷達生產全部延誤,美國軍隊叫苦不迭。
而本月初出臺的對美反制措施里,又增加了7種稀土材料,其中釓、鋱、鏑、釔對高性能航空發動機至關重要,而美國和盟友基本無法量產。外界預計一旦美國航空工業耗光庫存,就將面臨無稀土可用的困境,其中去年停止交付7個月的F-35,將是重災區。應該說,前年國內稀土管制措施出臺時,就立即下手掐斷高精度提煉技術出口,是極具前瞻性的。因為美國其實不缺稀土,其芒廷帕斯稀土礦在2018年之前,甚至每年都能對中國出口5萬噸稀土初煉物。但工業需要的是高精度提純產品,沒有配套冶煉技術,這些稀土和泥土無異。
第二張牌,是中國經濟結構基本完成調整。相比于2017年美國進口額有21%來自中國,現在這個數字已經降到13%,中國經濟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大大降低。而在“對等關稅”落地后,中國又積極和歐盟、東南亞國家談判,先后達成“歐盟取消對中國電動汽車關稅,改設最低價格”、“對越南和馬來西亞出口中國商飛客機”等重量級協議,初步完成產能轉移。早就不是美國一掐斷貿易,中國就得妥協的狀態。
第三張牌,是中國手里的7000多億美國國債。4月9日,在事前沒有任何消息的情況下,特朗普宣布暫緩“對等關稅”,據說這是和前一天美國國債被大量拋售,十年期美國國債利率暴漲50個基點有關。從理論上來說,如果中國下決心拋售手中全部美國國債,那對美國經濟的打擊,將是致命的。特朗普萬萬不能接受這個局面,不過國內的損失也會很大,等于是兩敗俱傷。而除了這三張關鍵牌之外,中國還有更詳細的原材料出口管制、不可靠實體清單等反制手段,這是特朗普完全沒有估計到的局面。
總的來說,經過數年努力優化后的經濟結構是基礎,稀土管制是伸出的長劍,而7000多億美國國債堪稱玉石俱焚的終極底牌,三者各領一方,彼此合作,構成了國內不懼美國高額關稅的最大底氣。相比之下,美國除了一漲再漲的關稅數字,似乎就沒什么能拿出手的牌了。這一局還沒有到終點,勝負卻已經很清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