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市疾控局、市愛衛辦主辦,市健康促進中心、上海健康頻道承辦,市疾控中心等提供技術支持的“上海健康播報”今正式“開播”。今年正值“體重管理年”,體重管理有哪些妙招?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上海預防醫學會會長吳凡推薦一種“加減乘除法”。
加法即“+科學運動+充足睡眠+規律作息”。科學運動需要兼顧有氧鍛煉和力量訓練。有氧運動每次都應達到靶心率,靶心率怎么算?就是最大心率(220減去年齡)的60%-80%,并持續20分鐘以上;力量訓練建議每周3次,比如深蹲、平板支撐等。碎片化運動也很重要,建議每小時起身活動1次,每次2-5分鐘,每日步行6000步以上,促進熱量消耗。
睡眠充足。成年人應保證6-8小時睡眠,晚上最好11點前入睡,以提高深度睡眠質量和占比,有助加速脂肪分解。優化睡眠環境,控制室溫,使用遮光窗簾。作息規律,強化晝夜節律,每天固定起床與入睡時間,即使周末“補覺”也不要超過1小時。
減法即控制熱量攝入是良好的體重管理方法,重點是減鹽、減油、減糖。每日食鹽不超過5克(約啤酒瓶一瓶蓋),用油不超過25克(約2.5瓷勺),添加糖低于25克(喝一罐可樂即超標40%),同時要限制高脂食品攝入。
還要防范隱形熱量,比如飲酒,每克酒精能提供7千卡熱量,100毫升的紅酒約含14克酒精,需要慢跑10分鐘以上才能消耗。此外,干果薯片、“0”糖食品等,也應關注食品標簽上的能量。
乘法即“乘以”科學實用的方法,確保事半功倍。比如,用餐講究順序,采用“階梯式進食法”減脂效果好。餐前先喝一小杯水,再吃蔬菜,然后是魚蛋肉等優質蛋白,最后吃米飯粗糧等碳水。要細嚼慢咽,盡量吃得慢一些,因為大腦接收飽腹信號有延遲。
除法即消除妨礙體重管理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壞習慣。比如,經常熬夜、睡眠不足、作息無規律,可引起內分泌紊亂,脂肪代謝異常,導致“過勞肥”,情緒壓力同體重密切相關,不僅會引起情緒性進食,而且會導致體內激素改變,增加脂肪存儲。因此,要建立良好代謝環境,增加活動時間,從生活方式上“糾偏”,形成“長期主義”的體重管理模式,健康生活一輩子。
專家最后強調,體重管理以生活方式干預為主,不要一味依賴醫學手段,即使通過藥物、手術、中西醫結合治療等干預手段,也要結合健康的生活方式。
春日如何養生?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崔松主任醫師提醒市民記住三句話:解春困,防春燥,降肝火。解春困可以按照《黃帝內經》所說“夜臥早起”,適當晚睡(晚上11點前入睡),早晨早起,適應自然界陽氣生發,保證好的睡眠很關鍵。需要提醒的是,多睡一會兒并不能緩解春困,睡眠時間過長還可能降低大腦皮層興奮性,感覺更疲勞。
防春燥,春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容易出現急躁、上火等。可保持體內水分充足,每天飲用不少于8杯水(約2000毫升),早晚使用滋潤型護膚品,尤其洗臉和洗澡后及時涂抹乳液或面霜,盡量少吃辛辣、油炸食品,以免加重體內燥熱。
降肝火。春季屬木,與肝臟相應,肝氣旺盛,容易導致肝火上炎或肝陽上亢,可選用食療和代茶飲以降肝火、疏肝氣。代茶飲選用菊花、決明子、桑葉各5-10克煮水代茶,具有平肝潛陽的作用,春天新茶上市,也可飲用綠茶清熱降火;食療方面,馬蘭頭拌豆腐,涼拌枸杞頭、黃瓜、芹菜等都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崔松同時推薦兩個穴位,如果發生情緒波動,可按摩手肘處的曲池穴、手臂上的內關穴,這兩個穴功效好、操作便利,在生氣的時候可為自己按摩5分鐘。
原標題:《“上海健康播報”提醒:體重管理記牢一種“加減乘除法”》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顧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