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對《活著》中的福貴印象深刻,盡管他經常遭受命運的捉弄,最后變成了一位孤寡老人,但卻始終堅持“活著”。
“福貴”二字雖然都是好寓意,但組在一起卻成了苦難的象征。
許多年輕人都不會主動為自己起這樣一個飽含苦難的名字,然而,河南新鄉的一個女青年,卻自稱為“李福貴”。
原因無他,這位河南“李福貴”的命運也與《活著》中的人物一樣坎坷。
像荷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
李富貴出生在一個貧寒的農村家庭,父親殘疾且只有5歲孩子的智商,而母親也是先天殘疾,生活無法自理。
就這樣一對父母,卻生出了一個面容姣好、身材高挑的李福貴。
李福貴的容貌實在太出眾了,村里不少人懷疑她是抱來的孩子。
然而,李福貴不僅是這對苦命的夫妻的親生孩子,還發自內心地體諒、照顧父母。
為了減輕家中的負擔,年紀尚小的李福貴選擇了輟學打工。
學歷不高的她,只能找到每月1000元的活。就這樣,她還能省出500塊補貼家里。
并且,在城市里,李福貴還遇到了自己的愛情。
由于李福貴肯吃苦的性格,和出眾的外表,兩人很快就結婚了。
對于李福貴來說,算是真正的把根扎進了城里。
然而,好景不長,福貴的奶奶積勞成疾,不幸去世了。
面對這個一家子殘疾的家庭,嬸嬸忍無可忍地跑了。
李福貴沒辦法,只能回家繼續照看殘疾的父母和年幼的堂弟堂妹。
就在家庭發生巨變之時,福貴的婚姻也搖搖欲墜。
李福貴的丈夫是城里人,算是高嫁,婚后公婆對這個媳婦并不滿意。
折騰了幾年,最終還是以離婚散場。
但李福貴并沒有因為生活中接二連三的打擊而一蹶不振。
在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做“黑色生命力”。
當遭遇巨大的苦難和壓力之時,如果沒有被打倒,生命力也就隨之爆發。
經歷過生活巨大打擊后幸存的人,往往能夠在苦難之中站穩自己的腳跟。
同時,由于苦難的打磨,他們對于生活和人生,都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雖然自從出生起,李福貴的生活就一直與苦難伴隨。
但是,這些苦難難并沒有打倒她,反而讓她如荷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
為了活下去,什么臟活、累活都干
積極心理學認為,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時,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
回村之后,李福貴便投入了農活之中。幫爺爺鋤地、種菜,這些都是家常便飯。
在村子里,經常能看到李福貴開著三輪車,大清早就往地里干活,天快黑時才回家。
李福貴家里種了一片桃樹,每年就指望著這些桃子賺錢。
然而,收桃子的卻嫌桃子太綠了,只收了一部分,留下了整整1000斤桃子。
爺爺看著這1000斤桃子一籌莫展,難道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桃子,就要這樣看著他們放爛嗎?
這時候,李福貴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騎著三輪車拉去鎮上賣。
為了桃子能盡快賣出去,李福貴只帶著幾個饅頭,從早到晚守在攤子旁邊。
由于李福貴總是笑臉相迎,還主動給顧客抹零。
不一會兒,1000斤桃子就都賣完了。
在出去打工的時候,李福貴學會了拍視頻,就把自己的生活記錄下來。
由于淳樸的笑容,和肯吃苦的勁頭,李福貴受到了網友們的喜愛,成了一個網紅。
在網絡上賺到的錢,她都補貼到了家里。
在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做“吸引力法則”,指的是一個人相信什么,就會吸引來什么。
生活就像是一面鏡子,當你愁眉苦臉看著它時,它也會展現出愁眉苦臉的一面。
當你面帶笑容看著它時,它也會回饋給你微笑。
當你相信世間的美好時,世間美好也會向你奔赴而來。
總而言之,看了這位95后賣菜西施李福貴的故事,也讓我們擁有了對抗生活苦難的勇氣。
正如對李福貴視頻的評價,看福貴的視頻,總讓人覺得世上還是好人多,而且讓人感覺很美好。
更重要的是,福貴總是讓人內心十分寧靜,又讓人覺得生活欣欣向榮。
一個能在逆境中保持樂觀、積極生活的人,無論今后做什么都會獲得成功。
-The End - 作者-貓頭鷹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