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員 王學鈞
問政節目還在直播,執法人員已到場查處。
近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要領導帶隊走進《政風熱線·我來幫你問廳長》全媒體直播節目。節目曝光了蘇州某絲綢展覽館以“百分百桑蠶絲”為噱頭忽悠游客購買四件套床品一事。直播還在進行中,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就已到達現場,要求立即整改并立案查處。
市場監管部門反應夠迅速,行動夠給力,值得點贊。對苦于維權的當事消費者而言,這堪稱一次驚喜。但是,如果因此就把這次行動視為一項值得宣揚的“政績”,那恐怕就看走眼了。
此前,當事消費者一直維權無門。涉事商家宣稱自家賣的床品是“百分百桑蠶絲”,其實根本不是這么回事。面料中只有經線是桑蠶絲,緯線則是一種人造纖維——粘纖。為了蒙蔽消費者,商家在面料成分標簽上玩起了文字障眼法——把標簽藏于不易發現的內襯折痕處,把“經線100%桑蠶絲”作為視覺焦點標在正面,把“緯線100%粘纖”用極小的字號標在背面。如果不是特別仔細,消費者很難找到面料成分標簽,就算找到了,也很難注意到標簽背面的信息。
這樣一來,消費者就很容易被商家的話術所誤導,認為在售床品真的是“百分百桑蠶絲”。涉事商家如此處心積慮地搞虛假宣傳,忽悠消費者,已涉嫌違法,必須嚴加懲處。豈料,當消費者發現問題前往投訴時,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竟以“證據難固定”為由不予處理,在長達一年的時間里對涉事商家的虛假宣傳聽之任之。如果沒有這次直播問政,這種局面恐怕還會持續下去。
在媒體聚光燈亮起的瞬間,原本“困難重重”的取證工作突然變得易如反掌,執法人員甚至能在節目直播過程中完成從接報到查處的全套流程。有媒體監督就雷厲風行,無媒體監督就無精打采,這種戲劇性的轉變似曾相識,耐人尋味。
這種媒體驅動的執法行為折射出相關部門日常工作的缺失。面對當事消費者的投訴,如果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能第一時間動真格的,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被拽到直播鏡頭前“現眼”了。媒體曝光一起就查處一起,這種依賴媒體曝光的治理模式不僅無法形成長效震懾,還會催生違法者的僥幸心理。
從這個角度看,蘇州這場看似雷厲風行的執法行動不應是宣揚“政績”的一份素材,而應是改進日常監管工作的一個契機。當相關部門不再像現在這樣受媒體“影響”時,涉事商家的顧客們就不用像當事消費者這樣苦苦維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