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的招聘備受畢業生的關注,可穩定的編制待遇背后,是更加激烈的競爭,畢業生若想報考事業單位,首先要做的便是關注相關單位的招聘信息,一張表格不僅列舉出了招聘崗位,還會標注招聘要求,包括學歷、專業以及其他附加條件等等。
而畢業生則可以將自己的條件與之一一對應,篩選自己符合條件的崗位進行報考,在這類崗位招聘中,畢業生最痛恨的莫過于“蘿卜崗”,而到了當下,其實蘿卜崗的定義也發生了變化,未必是指定給某一個人的,而是只要條件過于苛刻、繁多就會被考生認定成是蘿卜崗。
可在今年春季,一所三甲醫院在招聘時,誤把內部用人需求的備注給公開了,一石激起千層浪,嚴格的招聘條件雖然現實又扎心,但風評卻是正向的,畢業生們紛紛感慨,這是自己見過“最良心的蘿卜崗”,甚至提議這種招聘備注在事業單位招聘中推廣,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見過“最良心的蘿卜崗”,三甲醫院招聘誤發備注信息,現實又扎心
這份招聘表格來自于湖南衡陽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筆者特意上網查詢了一下,是一家三甲醫院,三甲醫院的招聘有多嚴格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只是以往那些隱形條件只有招聘者清楚,而求職者卻一頭霧水,可如今,一次意外誤發不僅打破了這種信息的不對等,還帶來了令人意料之外的反向。
筆者仔細看了一下網上曝光出來的備注信息,不得不承認每一句話都非常現實!“康復治療學:主要服務ICU,為了學科亞專業發展”、“康復醫學與理療學、針灸推拿學:現在因為人手不夠導致進修、下鄉難以派出”;“麻醉學、腫瘤學:科室提出因治療師不夠專業導致業務量起不來”;“重癥醫學:科室人員緊張,按國家床位比,連三分之一都沒達到”;“會計學、工商管理:人員變動嚴重,至今仍未補充新鮮血液”、“內科學及腫瘤學:科室內就3個醫生,無法發展”等等。
其實這些招聘信息的備注,即便不是醫學類專業的工作者也能看得懂,因為寫的非常清晰明確,言簡意賅,不僅把每個專業招聘的原因寫出來了,還側面看出該專業人才入職該三甲醫院后將要面臨的工作內容與挑戰。
其中有兩項備注,筆者認為真的非常扎心了,其中一個是“臨床醫學:如果腦電圖醫生不出去就不要,如果他去神經醫學中心就申請一個計劃”,可見這個崗位雖然在招,但能否被錄用其實跟應聘者是否優秀無關,關鍵要看在職醫生是否有變動,有了變動才有位置,才能招聘新人,可見臨床醫學當下的就業競爭有多激烈了。
另一個則是“外科學:有博士就不要碩士”,這種備注顯然是內部需求的摸底表,正常情況下招聘對學歷的要求會寫“碩士及以上”,多少碩士滿懷期待的報考面試,結果卻不知道,自己的學歷雖然滿足了最低門檻,可即便自己再優秀,也照樣要被博士學歷的求職者秒殺!
意外泄露的備注揭示求職者真實心態:知道真相總比蒙在鼓里好
這份意外泄露的內部需求摸底表,以其出人意料的直白備注,揭開了醫療行業人才招聘的冰山一角,原本應該藏在人事部門抽屜里的真實想法,就這樣不加修飾地展現在公眾面前。
也將醫療行業的人才困境暴露無遺:大醫院青睞高學歷人才,小科室難以留住人才,人才分配不均也是常態,這些問題長期以來就存在,只是很少有機構會如此坦白地承認。
可見三甲醫院的招聘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存在已久,求職者投簡歷時常常兩眼一抹黑,不知道崗位的真實情況;用人單位發布的招聘信息往往經過包裝,避重就輕,讓求職者看不清實際工作環境。
也正因如此,這次意外泄露的文件走紅后,畢業生和網友們不但沒有指責醫院的工作失誤,反而格外認可這種坦誠的招聘方式,這種反應恰恰說明了求職者多么渴望得到真實的招聘信息。
對求職者來說,知道真相總比被蒙在鼓里好。即使是不太理想的現實,也比浪費時間精力投遞一個根本沒機會的崗位強,這種直白的表述反而幫助求職者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一場招聘備注的意外泄露,揭示了三甲醫院的職場困境,不過這次事件的后續反響也足以說明——用人單位應該提供更多真實信息,讓求職者了解崗位實際情況,這種方式才是提高招聘效率的良策。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