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放榜后,整個世界都因他而沸騰,因為他的總分高達744,踏入了清華的校門,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癱瘓的母親,病重的爹,還有曾做過心臟手術的經歷,都成了龐眾望這個“寒門貴子”的勛章。
如今多年過去,龐眾望的腳步仍在向往光明,不僅被人民日報“點名”了,據說還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另一半!
生活這樣艱難,龐眾望為何能夠脫穎而出?愛情學業雙豐收之后,他還會一如既往地努力奮斗嗎?
天崩開局
2005年,6歲的龐眾望正在茁壯成長,卻突然被命運的黑手狠狠擊中,他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面對醫生提出的高達3萬多元的手術費,一家人瞬間陷入了深深的無助。這筆錢,他們一時之間還真拿不出。
因為這是一筆他們無論如何也難以承受的巨款,親戚們紛紛搖頭嘆息,鄰居們也勸龐眾望的母親放棄,畢竟這個家庭已經如此艱難,再加上這樣沉重的負擔,實在難以承受。
要母親眼睜睜看著孩子因為自己的“無能”而喪失生命,難如登天,何況她的孩子,還那樣完美。
原生家庭會影響人的一輩子,對每個人來講都是如此,而龐眾望一家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年邁的外公外婆,他們辛苦勞作,靠著微薄的收入和撿廢品的微薄所得,勉強維持著這個搖搖欲墜的家。
因為他的父母,一個早已離不開輪椅,一個患有精神疾病。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龐眾望的童年沒有五彩斑斕的玩具,沒有父母時刻的陪伴與呵護,取而代之的是早早扛起的家庭責任。
三歲時,他就開始幫著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跑腿、拿東西,小小的身影在家中忙碌不停。
隨著年齡的增長,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這些家務對他來說早已輕車熟路。記事以來,龐眾望就沒怎么被父母關心愛護,反而是他一直在照顧父母。
因此,當有人奉勸龐眾望的母親放棄治療,再生一個孩子時,被她堅決拒絕了。她絕不允許自己放棄兒子的生命,在她心中,龐眾望是她的全部希望,是這個家的未來。
于是,拖著殘疾的身體,艱難地坐上輪椅,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一家一戶地敲門借錢,每借到一筆錢,她都認真地記錄下來,心中滿是對未來還錢的堅定信念。
每敲開一戶人家的門,母親都要忍受著別人的質疑和憐憫,一遍又一遍地訴說著兒子的病情,請求他們的幫助。
每借到一筆錢,她都如獲至寶,小心翼翼地收好,同時在心里默默記下這份恩情,想著日后一定要報答。
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母親的堅韌和執著成為了龐眾望心中最溫暖的光。
終于,在母親的不懈努力下,龐眾望被推進了手術室。
希望和榮耀
看著手術室的門緩緩關上的那一刻,母親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在手術室外焦急地等待著,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煎熬。
幸運的是,手術很成功,當母親得知這個好消息時,她喜極而泣,淚水奪眶而出,那是喜悅的淚水,也是欣慰的淚水。
這場大病雖然讓龐眾望的身體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但也讓他變得更加堅強和懂事。
他知道,自己能夠活下來,是母親用無數的汗水和淚水換來的,他不能辜負母親的期望。從那以后,他不僅更加努力地學習,同時也更加用心地照顧母親和父親,小小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擔。
小學時,龐眾望每天放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飛奔回家,為母親做飯、推母親出門曬太陽、給父親喂藥,這些事情做完后,天色已經暗了下來,但他顧不上休息,就坐在昏暗的燈光下開始寫作業。
在他的努力下,小學期間,他的成績一直穩居班級前列,每次考試結束,他拿著滿分的試卷跑回家,母親的臉上都會綻放出欣慰的笑容。
升入初中后,課程增多,學習難度也加大了,但龐眾望并沒有退縮。為了節省時間學習,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幫母親做好早飯后,就開始背誦課文、單詞。
時間匆匆流逝,許多人都經歷了世事變遷,但龐眾望的孝順和努力卻一如既往,他在苦難的泥沼中,不曾被打倒不說,反而在逆境中頑強地崛起。
2017年,龐眾望迎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高考。而這一年的夏天,對龐眾望來說更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榮耀的季節。
高考成績放榜的那一刻,整個世界都為他沸騰了,因為鋪天蓋地的報道每分每秒都在昭告天下,如果加上清華大學“自強計劃”給予的60分加分,他的高考總分高達744分。
他是當之無愧的寒門貴子,于是蟬鳴不再顯得聒噪,而是一遍遍為他唱響的慶賀曲。
人們紛紛被這個寒門學子的勵志故事所感動,各大媒體也競相報道他的事跡。龐眾望一下子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他的名字和故事被無數人傳頌。
有人說,考上清華了又如何,有些天才便如夏日蟬,只會曇花一現,但龐眾望卻用實際行動打了這些人的臉。
絕不會讓她吃苦
命運給了他最低的起點,而強者自會用它書寫最高的理想??嚯y教會他珍惜每一份資源,更讓他明白,真正的成長是獨立面對風雨。
初入清華,龐眾望曾因外界過高的期待陷入迷茫,他害怕自己不夠優秀,辜負了“眾望”這個名字。
但從小學到高中,龐眾望的家徒四壁中唯一閃耀的,是滿墻的獎狀,這些于他而言唯一的奢侈品,便是他的底氣。
博士期間,他常在實驗室通宵攻關。一次洗澡時靈感迸發,解決了困擾已久的難題,最終成就了人生第一篇SCI論文。
一篇篇SCI論文、三項國家發明專利,見證了他從“寒門學霸”到“科研新星”的蛻變。
2025年4月,他在清華對話活動中與兩院院士同臺,他表示老一輩科學家用算盤推演氫彈,我們這一代要用精密儀器優化核能系統。
從算盤到云端,工具在變,報國初心不改。與此同時,他也收獲了自己的愛情。
據知情人士透露,兩人是高中同學,相識近10年。
女友因高考成績550分未能考入北京高校,選擇在河北任教,龐眾望則赴清華深造,開啟長達7年的異地戀。
盡管聚少離多,但他們的日常充滿煙火氣:一起做飯、滑雪、抓娃娃,甚至參加親友婚禮。
在兩人的合照中,龐眾望總會將頭伸到女友前邊,將女友的臉襯得特別小,這個小小的舉動,充滿了他對女友的寵溺。
不過,女方家庭起初對龐眾望的貧困背景有所顧慮,畢竟龐眾望固然優秀,但他的家庭負擔也不?。?/p>
“他家庭負擔太重,你能承受嗎?”
而龐眾望則用行動證明了自己,他拒絕社會資助,靠獎學金和實驗室工資獨立生活,并承諾“未來絕不會讓她吃苦”。
更令人動容的是,龐眾望對愛情的態度清醒而堅定,他支持女友考研,鼓勵她追求獨立人生,而非依附于自己的光環。
有人說,他吃過那么多苦,終于等到自己的糖,也有人夸贊精神上的勢均力敵才是真正的門當戶對,還有人大聲祝?!耙欢ㄒ腋!?/strong>。
原來真正的般配,從不是物質堆砌的“完美”,而是靈魂深處的共鳴。那個曾因家庭貧困被質疑“配不上”愛情的少年,終于用實力與真誠,贏得了命運的饋贈。
如今,26歲的龐眾望即將博士畢業,未來或將投身科研報國。
結語
寒門貴子的劇本里,沒有“躺平”二字。
高中時,他靠學校每月500元補助和撿廢品維持生活;大學期間,他拒絕貸款,打工賺取學費,并多次獲得清華獎學金。
龐眾望的故事之所以動人,不僅因他“逆天改命”的勵志,更因他在荊棘叢中開出了柔軟的花。因為他用半生告訴我們,苦難或許能決定起點,但愛與堅韌,終將定義終點。
從“為家庭爭氣”到“為國家破局”,他證明了真正的成功,不是逃離原生環境,而是帶著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將奮斗嵌入時代的齒輪。
無論起點如何,心懷使命的人,終將不負眾望!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