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記者 行海洋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趙琳
8個月大的女嬰被餓至皮包骨、病情危重住進兒童重癥監護室?近日,網上流傳這一信息。新京報記者多方求證,確認消息屬實,女嬰目前在廣東省潮州市中心醫院接受治療。
女嬰日常主要喝山藥粉,其父親稱因為喝奶粉會嘔吐。為何一開始別人照顧時身體健康、交給父母后出現這種情況?女嬰父母是否存在虐待行為?有關部門為何沒有及時發現?新京報記者就此深入采訪。
▲ 長輩照顧時的女嬰。受訪的愛心人士供圖
━━━━━
女嬰狀況
被查出9種病癥,住進兒童重癥監護室
記者從愛心人士處獲取的一份潮州市中心醫院疾病證明書顯示,今年3月9日女嬰被送醫后,診斷為:膿毒血癥、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電解質紊亂、重度營養不良伴消瘦、低蛋白血癥、腦發育不良、肝功能不良、肺炎、肺實變。
▲ 疾病證明書。受訪的愛心人士供圖
因病情危重,女嬰住進了兒童重癥監護室。
3月9日,一位寶媽無意中聽到醫生和女嬰家屬的對話,她將自己的“震驚”發布在社交平臺。8個月大只有6斤、沒有戶口、不喝奶粉只吃山藥粉……帖子中的信息引發網友關注。有人聯系上發帖的寶媽,希望給女嬰提供幫助。
“我平常會關注困境兒童,也有自己的公益群,知道這個事情后就聯系了北京的桃子,想著幫一幫這個孩子。”明欣來自重慶,她告訴記者,由此她們建了第一個愛心群。
明欣是3月17日開始推動愛心救助的。據她介紹,這時候女嬰已經欠費11000元,家屬無力支付,醫院停止了輸送白蛋白等特殊治療。
━━━━━
愛心人士
籌得近30萬元善款,女嬰家庭情況復雜
3月17日當天,群內便發起了籌款。
明欣和桃子均向記者表示,一開始沒想到事情這么復雜。“我們就想著幫孩子籌2萬塊錢不是啥難事,隨著深入了解,發現孩子的情況沒那么簡單。”桃子稱,女嬰的身體狀況短期內不太可能恢復、家庭也存在特殊情況。
明欣告訴記者,愛心群的數量很快增加到5個,上千人參與捐款,主要通過微信、支付寶轉賬,“根據捐款者的心聲,大家不希望女嬰家屬知道這筆善款,只想把錢用于救助孩子。”
籌得的善款由桃子管理,在群內公示使用明細。記者了解到,目前已為女嬰支付治療、檢查等費用超過3萬元。還有人捐贈了奶粉、尿不濕等生活物資,由潮州當地的愛心人士根據需求送到醫院。
與女嬰父親建立聯系后,明欣、桃子會在專門的微信群內與他溝通,了解孩子情況,提醒他在可探視的時間到醫院看望孩子。
兩人有一個共同的感受是:雖然感覺這位父親對孩子不是很上心,但前期溝通還算順暢,直到他知道愛心人士捐了將近30萬元的善款,“態度就變得奇奇怪怪,不太愿意跟我溝通了,微信不回,打語音電話也不接。還在群里說我們克扣愛心人士捐給他女兒的物資。”明欣稱。
“我們只想幫助孩子健康成長。”桃子告訴記者,如果讓孩子再回到這樣的家庭,后續可能還會面臨同樣的問題。
━━━━━
女嬰父親
網傳虐待孩子是謠言,已經報警
這是怎么樣的家庭?記者聯系到了女嬰的父親。
他首先強調,沒有虐待孩子。“孩子主要是跟媽媽在一起,我老婆腦子有點兒問題。網上人家在傳虐待,不是這樣的。說來話長,我心很痛,本來我經濟條件不怎么好,這是我第一個小孩,我也不知道怎么越養越瘦,沒有帶她去看醫生。最初由感冒引起,慢慢就變成這樣了。”
女嬰父親很在意網上對他們夫妻二人的評論,稱這是謠言,對他影響很大,對此他還報了警。“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用我女兒的名義去籌款,被我發現后,還讓我寫欠條。還有人在網上辱罵我。我就報警了。”他說,自己現在不相信明欣、桃子,都交給警方處理。
女嬰父親稱,自己通過平臺發起的籌款,也因為有人搗亂停掉了,只籌到了4000多元。在發起的籌款中,他寫道: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快遞員;女兒的病情十分危重,已經轉入重癥監護室接受治療;整個治療過程預計需要不低于20萬元的費用。
記者注意到,在下方的“實名證實”板塊,有人評論“我是隔壁村的,大家不要上當,孩子是被他們餓得皮包骨才送去醫院的”。
記者求證得知,女嬰日常的確主要通過山藥粉補充營養。“小的時候喝奶粉會嘔吐,然后就給買的山藥粉,每天喂的次數根據吃的量調配。”這位父親說。
▲ 女嬰日常吃的山藥粉。受訪的愛心人士供圖
對于網傳孩子身上長褥瘡,這位父親稱,是因為有時候天太冷,不敢給孩子擦洗導致。
有消息稱,女嬰曾經由一位長輩喂養,那段時間孩子很健康。女嬰父親證實,孩子一開始確實跟著這位長輩生活,后來交給了他們。
女嬰父親透露,自己的確知道有將近30萬元善款的存在,他希望這些錢能統一打到女兒在醫院的賬戶里。他稱,現在面臨最大的困難就是經濟和物資上的不足。
明欣、桃子告訴記者,大家捐助的善款只會用于孩子治療和后期康復,不會交給孩子父親。
━━━━━
官方回應
各級政府部門介入,尚未發現虐待行為
女嬰父親提到的“不知情”問題,桃子告訴記者,3月18日女嬰父親在微信上授權,同意使用女嬰的照片、視頻用作治病籌款。
對于“打欠條”一事,桃子解釋,一開始怕他覺得錢來得太容易,打欠條是讓他有點兒壓力,不打算真讓他還錢。“當時有人報警了,懷疑這個事情(捐助)的真實性,協商之下我們也說了不是讓他還錢,后來欠條也還給他了。”
“家屬覺得我們另有所圖,我們又覺得他們不配合。”明欣告訴記者,隨后,一些愛心人士聯系當地政府部門,希望政府部門參與推動女嬰的救助工作。
記者了解到,4月7日,潮州市龍湖鎮公共服務中心以及當地婦聯、村委、女嬰家屬、愛心人士代表座談。之后,政府工作人員進入愛心群監督善款的收支明細。
記者就此聯系了龍湖鎮公共服務中心曾主任。她稱,是愛心人士和父親之間的溝通出現了問題。
曾主任表示,女嬰家里的情況比較復雜,不存在外邊傳的放棄醫療的情況。
她告訴記者,當地政府已經關注到此事,鎮、區甚至是市一級都很關心孩子,大家盡可放心。“我們幫助孩子辦理了戶口、購買了醫保,現在保證孩子穩定地接受救治,接下來也會一直跟進后續的醫療、救助等方面。”
“女嬰母親的智力有一定問題,我們已經幫她預約了醫生,讓她去做鑒定。”曾主任稱,后面會根據評估結果,看適合哪種救助措施。
有關部門為何沒有及時發現女嬰情況?曾主任答復記者:“這家雖然戶籍在我們這里,但不住在這里,住在其他鎮,等到這個事情曝光了,我們才知道有這么一個孩子的存在。”
對于女嬰父母是否存在失職甚至虐待的行為,曾主任表示,公安部門已經介入調查了。
記者獲取的當地公安機關最新回復顯示:經公安機關調查,目前尚未發現女嬰父母有遺棄、虐待等違法犯罪行為,故公安機關不予立案。
(文中明欣、桃子等均為化名,圖片由受訪的愛心人士提供)
值班編輯 李加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