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36 開的第 740 張病歷單
全單約 1244 字,讀完大概需要 3 分鐘
話說
話說昨天一個熱搜
把本 36 炸出來了
現在一些網絡小說
離譜到了什么新高度呢
有主角和自己的小孩
基因報告顯示
「基因相似性為 0」
emmmmmm
文化工作者要有文化
確實是個亙古不變的真理
但凡學過高中生物
也不至于編得這么離譜
該說不說
人和香蕉的基因組
大約就有 50%的相似性
而如果基因相似性為 0
不僅不用考慮是否親子關系
甚至要考慮是否在同一維度…
順便今天就來好好聊聊
這個「基因相似性」
實際上,所有生物都
共享一些最基礎的「生命代碼」
這些基因負責維持生命的基本功能
比如細胞代謝、DNA 復制
蛋白質合成等等
(核糖體:全宇宙打工仔)
這些基因就像「出廠設置」
是由 15 億年前的
真核生物老祖宗傳下來的
所以,我們和香蕉
共享這些基礎的「生命藍圖」并不奇怪
甚至連酵母菌
都和我們的出廠設置
有部分重合
But!相似 ≠ 一樣!
基因相似度不代表物種相似度
這些生命代碼的運行結果完全不同
人和香蕉的基因組
大約有 50%的相似性
這并不代表
咱們吃根香蕉就能補人
我們和香蕉的
基因表達方式首先就不同
就像香蕉沒有長腦子
人類也無法進行光合作用
同時,人類和香蕉
在非編碼 DNA 上
也有著巨大的差異
而且,人和香蕉的基因數量
以及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排列方式
也都有著天差地別
這都導致了人和香蕉在形態
生理和行為上的巨大差異
順便本 36 想起來
還有個流傳更廣泛的誤會
——「黑猩猩和人類
有著 99%相似」
這個「謠言」是怎么來的呢
1975 年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
進化生物學家 Alan Wison
和他的研究生 Marr-ClaireKing
在《科學》發表了一篇論文稱
「人類與黑猩猩基因差異僅有約 1%」
但受限于當時的基因檢測技術
他們其實只比較了 43 個基因的差異
因此,他們的結論顯然
不能代表人類與
黑猩猩整個基因組的相似度
樣本太少
相當于用 1 頁書概括整個圖書館
而這樣用人類與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
來比較物種間的差距
是一種很常見的誤解
根據比較方式和數據量的不同
對應的結果和適用范圍也會不同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
我們與黑猩猩最大的差異
在于物種的不同
主要體現在生殖隔離上
而黑猩猩和人類
在全基因組上的相似度
到底是多少呢?
目前比較權威的說法
來自 2005 年
由美國、德國、意大利
還有西班牙的 67 名科學家
在《科學》和《自然》上
發表的一篇論文
在排除了人類和黑猩猩的
部分無意義 DNA 序列后
科學家們對比了約 24 億個堿基對
結果發現
確實存在一些高度相似的
基礎生理功能基因
但差異部分也很顯著
例如,與黑猩猩相比
我們的許多條染色體
都存在倒位現象
倒位指的是像
將「上海自來水」倒過來
寫成「水來自海上」那樣
盡管倒位后的基因組成非常相似
但所表達的意義可能完全不同
同時,還有一些關鍵基因突變
比如 FOXP2 語言基因
大腦發育相關基因
這些關鍵基因存在的突變
就能讓人類寫出霸總小說
但是黑猩猩只能阿巴阿巴
所以
存在差異 ≠ 小小差距
而是物種上的「致命鴻溝」
雖然所有生物會共享
一套底層代碼
但是細微的基因調控
就能造就截然不同的命運
生命是一場精妙的排列組合
人類靠幾個關鍵突變走出了非洲
香蕉靠抗病基因制霸水果界
你也是真的真的獨一無二的哦!
今日封面
病理青年
蹲坑時候看的人體百科全書
給 36 加雞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