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神奇故事”?——關注我們,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在鍵盤敲擊能隨時撤銷、修正帶隨手可得的今天,你是否曾好奇過,古代沒有修正帶和涂改液,那古人寫錯字怎么辦呢?是直接涂掉,還是另有巧妙的方式?一起來看答主@煙雨任平生 和社科人文領域優秀答主@晴耕雨讀的浣熊君 的回答吧~
古代沒有修正帶和涂改液,那他們寫錯字怎么辦?
| 答主:煙雨任平生
在蔡倫改進造紙術之前,文書主要寫在木簡和竹簡上,如果寫錯了,輕輕用小刀將墨跡刮掉即可,所以古代的文職官員隨身攜帶的除了筆墨,還有小刀,被稱為「刀筆吏」。
一條條的竹簡用牛皮繩固定,成為一「冊」,「刪除」中的「刪」字,左邊是「冊」,右邊的「刂」則表示刮掉墨跡的小刀。
如果一片竹簡上錯的太多,可以把固定竹簡的牛皮繩拆開,換一條新的竹簡上去。
后來紙張逐漸普及,小刀就開始不太中用了,因為紙太薄,很容易刮漏。
寫在紙上的錯字,直接用毛筆涂掉是最省時省力的方法。
《蘭亭集序》號稱「天下第一行書」,全篇涂涂改改將近二十處。
除了直接涂抹,古人還發明了一種修改帶---雌黃。
雌黃是一種黃色的礦石,可以當褪色劑用,用在黃色的紙上簡直是天衣無縫。
此外,雌黃還有一個致命缺點:雌黃有毒。
受到雌黃的啟發,古人發明了修正貼,就是什么顏色的紙,就貼上一小塊同顏色的紙塊,把錯字蓋住就可以了。
直接涂抹和用修正貼都會影響卷面,那該怎么辦呢?
一種方法是把正確的字縮小一號,寫到錯字旁邊。如沈周《跋富春山居圖》、趙孟頫《跋懷素論書帖》等,這樣處理既保證了卷面的整潔,又能一目了然,是很多書法家的首選。
如果是寫錯字、寫多字的情況,可以在錯字或多的字旁邊點上幾個(一到十個不等)小點,表示這個字作廢。
第三種處理方法是在錯字旁寫一個「卜」字表示刪除。如米芾的《苕溪詩帖》《戲成詩帖》,當然也可以直接畫豎線、橫線、波浪線或墨塊來表示去掉。
如果把兩個字的順序寫顛倒了,則在字旁邊寫一個「乙」,如王羲之《事長畢帖》、李懷琳《與山巨源絕交書》、米芾的《拜中岳命作》、黃庭堅的《松風閣詩帖》等。
如果「乙」字快寫,會形成「√」號,這可不是對號,同樣是表示字跡顛倒。
當然,如果是重要的文件,最靠譜的方法是換張紙重寫。
| 答主:晴耕雨讀的浣熊君
這個我知道,寫錯字可以拿小刀剮蹭掉痕跡,并且在旁邊標注「此處已刮改」(Hic rasura facta est),確保工作留痕的同時,最大程度地保護紙面完整可用。
而看到這個用語,大家就知道我說的顯然不是中原的事情。
在歐洲中世紀,由于缺乏植物纖維來制作紙張,書寫主要依賴極其昂貴的羊皮紙,尤其是在契約、檔案以及圣經的撰寫中。與中國人寫錯字后可用補貼法修改,或者干脆換一張紙重寫的物質條件相比,歐洲人在面對寫錯字需要刪改的情況時,顯然要頭疼得多。
原因也很簡單,羊皮紙實在太貴重了。A3 大小的對開頁基本上要消耗一整張羊皮來制作,而每一張羊皮在從宰殺剝皮、去除油脂、拉撐風干到最后用浮石打磨并裁剪打包,需要 15 ~ 25 天工時,而像英格蘭、愛爾蘭這種春天看見太陽都費勁的環境可能耗時更長。
這種情況下,歐洲的抄寫員和繕寫士從接手羊皮紙開始,就承擔著極大的社會責任甚至使命感,一旦出現書寫錯誤,用小刀刮擦的雖然是羊皮紙,但如同刮在筆者的心肝脾肺上,因為一旦劃破賠償可就是大價錢。
所以,相傳威尼斯人在簽訂契約和買賣合同時,往往有一個隱藏條款就是「若因筆誤需更換羊皮紙,費用由責任方承擔」。
以上是中世紀抄寫需要的工具,其中左上角是浮石,而下方那個是筆刀,既可以用于切削羽毛筆,也可以用作修改文字。
我們說回刪改錯別字這件事,歐洲修道院中的繕寫士在遇到錯別字時,如果是零星的拼寫錯誤,確實會用刮擦法(Rasura)修改,這也與羊皮紙的制作工藝有關。
因為在羊皮紙裁剪之前,為了保持紙面的平滑,且讓羽毛筆的墨水易滲入不暈染,會先用浮石打磨一遍。
而要修改文字時,書寫者刮掉錯字后不能馬上在原處書寫,而是再用浮石重新打磨并覆蓋住刮掉部分,然后才能書寫。
當然這種方式更適用于成色較新的羊皮紙上,而修改一些歷史文件時,則大多使用標記法和行間補寫,而非直接對有幾百年歷史的羊皮紙開刮。比如梵蒂岡保存的《格里高利圣詠》樂譜當中,就有使用點陣符號示意修改的部分。
除了刮擦法外,12 世紀的本篤會提奧菲勒斯 (Theophilus)在他的著作《技藝大全》(De diversis artibus)里,還記載了一種修改方式,即使用酸乳清與白堊來擦拭墨水。
說人話就是使用醋和鉛白來腐蝕淡化當時使用的鐵膽墨水,這一配方顯然比直接上刀子風險小一些,至少不會有挑破紙張的風險。
跟中國「燒煙,凝質而為之」的墨不同,自公元三世紀羅馬帝國以來,歐洲人便掌握了利用櫟木上因寄生而產生的五倍子來制作墨水,并在羊皮紙上書寫,這種鐵膽墨水雖然有著書寫后能長期保存的優點,可在羊皮紙上太頑固,極不容易修改,再加上羊皮紙本身就很珍貴,所以才有了上文這些個麻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