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4年3月,《陜西社會發展報告(2024)》作為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的重要學術成果在京發布。本書分為總報告、民生篇、治理篇和案例篇四部分,以陜西社會高質量發展狀況、民生保障與社會治理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及特色案例為主要內容,系統呈現了2023年陜西社會發展領域的新情況、新思路和新舉措。
其中,治理篇《陜西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一文,提出了健全現代社會組織管理機制等對策建議,凸顯了陜西社會組織在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的多維實踐。
陜西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作為省級樞紐型社會組織,近年在推動區域生態建設,參與鄉村振興工作的經驗做法被采用,現將《陜西社會發展報告(2024)》部分內容與我中心工作結合進行推送,以饗讀者。
構建三級服務平臺網絡,強化樞紐支撐作用
與藍皮書“社會組織平臺建設成效顯著”部分對應,中心推動建成省級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并指導全省市級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全覆蓋,形成“省-市-縣”三級聯動支持網絡。通過整合政府、市場、公益資源,實施“支點計劃”,為初創社會組織提供場地、資金、政策一站式支持,為基層社會組織提供能力建設、項目對接等支持,助力社會組織結構優化和服務能力提升。
打造鄉村振興的“合力興鄉村”品牌矩陣
與藍皮書“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對應,中心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在脫貧攻堅階段,協助征集發布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優秀項目,推動 “百家社會組織扶百村” 倡議落實,組織 “省級社會組織扶貧合力團” 開展幫扶;在鄉村振興階段,推動 “合力團” 整合升級,為重點幫扶鄉鎮村提供技術、人才等支持。
舉個例子
“合力興鄉村”項目在產業振興與組織振興方面的主要做法及成效經驗于《中國社會組織》雜志(2024年第5期,總第257期)以《探索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經驗——以陜西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合力興鄉村”項目為例》為題刊發推廣。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DIwMzE2NA==&mid=2650440856&idx=1&sn=27923f5f2de1e42f5386d049f2ba839f&chksm=8321536bb456da7dada1ee368234e36303b9cc911b64360da2da00b724f7fee2455220b83639&scene=27
延伸工作
一、標準化建設與區域協同的示范效應
1.標準化成果:
“陜西社會組織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通過國家驗收,填補社會組織管理規范空白,形成涵蓋孵化、評估等6大領域的標準體系。
2.跨區域協作網絡:
(1)與甘肅、寧夏等省區簽訂共育協議,輸出《孵化基地建設運營標準手冊》,推動西部地區社會組織發展協同。
(2)參與“蘇陜牽手計劃”跨區域協作,聯合江蘇社會組織,通過“社會工作專業力量+資源互補”模式,在貧困地區開展能力建設、項目孵化,激發內生動力。
二、社會組織分類指導與差異化培育
針對社會組織類型差異,采取差異化培育策略,以省級“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為載體,通過培訓、督導、咨詢等服務方式,為初創組織提供孵化支持,對成熟組織推動品牌化建設。
編 輯: 杜 雪
校稿:胡 妍
陜西社會組織
電話:029-8520262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