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馬小杰
藝術不分國界,文化自有靈犀。4月17日,“永恒之境”2025俄羅斯主題攝影、雕塑藝術展在濰坊市郭味蕖美術館璀璨揭幕。此次展覽,以藝術這一超越國界的語言為紐帶,精心搭建起中俄兩國深度文化交流的廣闊平臺,不僅讓濰坊市民得以近距離領略俄羅斯藝術的雄渾壯美與深邃內涵,更讓“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文化交流畫卷,在濰坊大地上再添一筆濃墨重彩,綻放出絢麗奪目的文明之花。
步入展館,以純凈白色為主調的空間布局,營造出一種簡約而不失現代感的觀展氛圍。素雅精致的展陳布置,巧妙地將觀眾目光與思緒從外界的紛擾中抽離,全身心地聚焦于那一件件散發著獨特魅力的藝術作品之上。
展覽分為“布里亞特的凝固史詩”雕塑單元和“西伯利亞的自然影像”攝影單元,精選來自俄羅斯的24件雕塑作品與53幅攝影作品參展,每一件作品都迸發出地域文化張力,閃耀著俄羅斯藝術的獨特光芒。
諸如,雕塑大師達希·納姆達科夫的作品《風之馬》與《輪回》靜靜佇立,以獨特的造型與質感,訴說著跨越民族與文化的哲思。他用青銅的沉重托舉著游牧的輕盈,讓歷史的暴烈沉淀為美的救贖,其作品的價值透過文化基因,向世界藝術舞臺展示出獨到的藝術范式,讓觀眾沉浸在不同視角的多元文化魅力中。
濰坊作為擁有著8000年文脈的“東亞文化之都”,與首次舉辦的“俄羅斯主題藝術展”珠聯玉映,“攝影+雕塑+風箏”的多維藝術呈現,再次驚艷了世人。本次展會既加強了中俄兩國人文交流、促進文明互鑒,也為開創濰坊對外合作新局面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2024至2025年被確定為中俄文化交流年,這是中俄兩國文化交流領域的一項重大盛事,而本次藝術展作為“中俄文化年”框架下的重要活動之一,選擇在第42屆國際風箏會期間同步開設,其意義非凡。它不僅為傳播俄羅斯悠久的歷史文化、推廣俄羅斯優秀藝術家搭建起重要橋梁,更讓中俄兩國人民能夠跨越時空的限制,更加直觀地感受對方文化的醇厚內涵,從而加深彼此之間的理解與認同,進一步拉近兩國人民心靈的距離。
同時,本次藝術展的成功舉辦,將在促進兩國人才培養、科技創新以及文化傳承等多個領域發揮出積極作用,有力推動了兩國在文化、教育、科技等全方位的合作。通過搭建“人文為橋、科技為翼、未來為向”的新型國際合作范式,為全球文明之間的對話與交流注入鮮活力量,成為推動世界文明共同進步的重要引擎。
山東海化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李進軍表示,這些作品不僅是俄羅斯文化的璀璨縮影,更是中俄兩國人民心靈相通的橋梁。期待通過這場藝術盛宴,讓濰坊市民近距離感受俄羅斯藝術的獨特魅力,也讓中俄合作從“硬核”的科技領域,延伸至“柔軟”的文化深處,構筑起全方位、多層次的伙伴關系。
據悉,藝術展期間同步舉辦中俄兩國藝術家對話交流及線上線下互動,包括藝術沙龍、采風活動、簽署備忘錄等環節,為兩國文化藝術合作開辟更廣闊的天地。藝術家們將于4月19日在第42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暨2025濰坊風箏嘉年華共同放飛風箏,詮釋“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明對話理念,象征著中俄兩國文化在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的基礎上,攜手共進,共同書寫美好未來。
當白樺林的斑駁光影灑落在風箏的絲絹上,當伏爾加河的濤聲應和著彌河的水韻,中俄文化跨越山川湖海熱烈相擁。相信這場藝術交融的文化盛宴,一定會讓兩國人民的心在美的共鳴中越走越近,友誼之花絢爛永恒,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彌漫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