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中長期貸款終于“支棱”起來了。3月新增了5047億,這是2024年以來的最高值。簡單來說,這就相當于3月全國新增了50萬筆房貸,按平均每套100萬的房子估算。更讓人振奮的是,企業端的中長期貸款暴增1.58萬億,融資規模同比多增了1萬億以上。
這些數字背后其實藏著樓市觸底的關鍵信號,先別急著反駁“房價還在跌”,咱們用數據說話。當票據融資減少,企業套利降溫,中長期貸款猛增,實體投資升溫;當企業新訂單指數重返51.8%,需求端開始冒頭,再配上重點城市新房成交增速轉正,二手房以價換量爆火,你會發現市場正在上演“冰與火之歌”,整體還在調整,但積極信號已經破土而出了。
以前總說企業借錢去套利,3月的數據直接打臉這種說法。先看看新增貸款的數據,3月新增貸款3.64萬億。其中,企業貢獻了2.84萬億,尤其是中長期貸款1.58萬億,同比多增5000億,這說明企業真金白銀砸向實業,為投資擴大生產;短期貸款也有1.44萬億,對應日常經營周轉,說明企業愿意為未來花錢了。唯獨票據融資減少了1984億,靠倒騰票據賺差價的套路,看來是玩不轉了。
再看看 PMI 數據,3月制造業 PMI 為50.5%,重返榮枯線,新訂單指數51.8%,環比上漲0.7個百分點,企業敢借錢敢投資,背后是對未來需求的信心在恢復,這跟前兩年的金融體系空轉完全不一樣。
最讓人激動的是,居民中長期貸款新增5047億,同比多增531億。雖然中短期消費貸只增了4841億,消費還在爬坡,但房貸創下2024年以來的新高,這說明啥?老百姓開始重啟買房按鈕了,別不信,看看重點城市的樓市有多火。
新房市場掌聲響起,深圳一季度新房成交面積暴漲74.71%,去掉遠郊邊角料,核心區庫存告急;成都一季度賣了360萬方,相當于4.5個鳥巢的面積,30城新房成交同比漲6.4%,14個城市漲幅超20%。
二手房以價換量爆發,30城二手房成交5300萬方,同比漲21%。深圳、杭州領漲50%以上,上海、北京、成都這些“硬通貨”城市也漲了30%以上,雖然多數城市房價還在跌,但杭州、深圳核心區次新房相比去年9月低點已經漲了5%至10%,用炒股的話說,這叫左側交易信號,整體還在下跌趨勢,但聰明資金已經提前布局了。
有人說房價還在跌,你就是房吹,但數據不會說謊。首先,成交先行于價格,歷史規律告訴我們,樓市復蘇都是成交量先反彈,價格后企穩。2015年 - 2019年都是成交漲了半年后,房價才止跌回升。
其次,分化到極致就是反轉,現在一線城市新房漲,核心區二手房漲,三四線還在跌,這種極端分化不可能長期持續,就像鐘擺擺到最左邊就會往右擺,樓市周期也一樣。最后,政策工具箱還沒用完,雖然外部關稅戰可能影響收入預期,但內部刺激政策還在路上,4至5月大概率會有更多降利率、降首付、優化限購的動作,這些都是樓市的助推器。
別被房價永遠漲或永遠跌的極端思維綁架。現在的市場就像一場馬拉松,跑到后半程最容易迷茫,但數據正在亮綠燈。如果你是剛需,重點城市核心區的二手房撿漏窗口正在收窄,以價換量的業主越來越少;如果你是投資者,避開人口持續外流的城市,在一二線優質資產已經出現價值洼地;如果你還在觀望,至少要知道,樓市正在從全面下跌轉向局部上漲,觸底不是所有城市一起漲,而是在分化中出現拐點。
我們不否認當下的困難,全國70城房價還在降,法拍房數量還在增,房企暴雷還沒完全解決。但就像春天來臨前,最先感受到暖意的是泥土里的種子,企業開始借錢搞實業,年輕人愿意背房貸買房,重點城市成交量持續回升。這些小趨勢正在匯聚成大轉折。
接下來的3至5個月,關稅戰和政策刺激會正面交鋒,但從內生動力看,樓市的冬天真的快過去了,與其糾結房價會不會回到巔峰,不如多關注身邊的變化。你家附近的中介門店是不是又熱鬧了?新樓盤的看房團是不是多起來了?數據不會騙人,市場正在用成交量投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