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戰爆發,中美貿易爭端尤為激烈。
在此背景下,中國房地產市場將何去何從?
估計很多人都對中國樓市走勢更加擔憂了。
我認為貿易戰對中國樓市既有利空,也有利好。
貿易戰抑制購房需求
先說說利空方面,其影響的邏輯較為簡單直接。
貿易戰爆發后,中國老百姓的買房能力和買房預期進一步減弱。
目前,美國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僅次于東盟。2024 年中國向美國出口商品的總金額達 5000 多億美元,其中順差為 3000 多億美元。
按照當前中美貿易戰的激烈程度,2025 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出口量極有可能大幅下滑。
試想一下,美國對中國加征超過 100% 的關稅,如此大幅度的成本上升,中國的出口商、美國的進口商以及美國的消費者根本無法分攤。
此前向美國出口商品的中國企業,要么必須尋找新的國外客戶,要么將商品轉而賣給國內消費者。
但無論是開拓國外新客戶,還是轉向國內市場,短期內都很難彌補損失的客戶量。
這就導致相關的生產商、銷售商和出口商生意受損,其從業者收入下降,甚至面臨失業風險。
這使得他們即便原本有買房的打算,也會因失去購房能力而無法實現;或者即便暫時有積蓄具備購房能力,但考慮到未來外貿出口行業的下滑可能導致自身收入降低,甚至工作不保,也不敢輕易買房。
而外貿企業較多、出口對當地經濟帶動作用較大的地區,主要是東部發達城市,這些城市恰恰是全國樓市止跌回穩和反彈的主力軍。
貿易戰爆發后,這些城市和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形勢由好變差,甚至可能進一步惡化。
新一輪宏觀政策寬松呼之欲出
不過,貿易戰對樓市也存在利好因素。
只是這種利好是間接的、隱性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普通百姓可能暫時察覺不到,所以需要我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貿易戰爆發后,中國的出口會受到沖擊,出口規模收縮。
2024 年,中國外貿出口同比 2023 年增長了 7% 左右,增速明顯超過 GDP 增速,對中國的 GDP 形成了顯著的拉動作用,貢獻度較高。
但如果中美貿易戰沒有緩和的跡象,2025 年中國外貿出口相比 2024 年將會下滑,這將拖累中國的 GDP 增速,對經濟的貢獻變為負值。
據相關測算,貿易戰對 2025 年中國 GDP 增速的拖累幅度可達 1 - 1.5 個百分點。
今年,我國設定的 2025 年度經濟增速目標約為 5%,受貿易戰影響,這一增速可能會降至 4% - 3.5%。
按照我國的慣例,一旦確定了經濟增速目標,就一定要努力完成。
就像去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經濟增速下滑超預期,九月底便出臺了相關政策,最終四季度經濟增速明顯上升,成功實現了 2024 年年度 GDP 增速 5% 的目標。
今年也是同樣的道理,即便遭遇外部沖擊,5% 的 GDP 增速目標仍要達成。外需出現明顯缺口,就需要依靠內需來彌補。
擴大內需有很多途徑,其中消費和房地產是中國內需的兩大關鍵驅動力。
接下來,國家會出臺一系列刺激內需、擴大消費、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政策,這對樓市而言無疑是利好消息。
其實,在今年三月份的兩會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中,就已經涉及房地產相關內容。方案提出:
要更好地滿足住房消費需求,持續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加大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力度,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允許專項債支持城市政府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落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相關稅收政策,適時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過去樓市繁榮、平穩發展時期,一般較少提及刺激買房和消費。
在過去很多年里,只有在 2008 年底到 2009 年期間,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當時的相關文件和高層決策中提出要促進住房消費,支持購房需求。時隔十多年后,再次重啟對購房消費的支持,國家的政策意圖十分明顯。
接下來,政策重點會聚焦在刺激購房需求和推動房地產去庫存兩方面,以此促進樓市止跌回穩。
在刺激購房需求方面,重要舉措包括拆除舊房、建設新房。
房地產投資嚴重拖后腿
在房地產去庫存方面,會加大地方政府收購存量新房用作保障房的力度。房地產行業經濟規模龐大,涉及眾多行業和產業,不僅與消費密切相關,還涉及投資領域。
房地產開發投資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三大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另外兩大組成部分是基建投資和工業投資。
通過下面這張圖,我們可以直觀了解房地產投資與宏觀經濟的關系。
圖中藍線代表房地產投資增速,紅線代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可以看出,自 2022 年以來,房地產投資增速一直為負值,近兩年約為 - 10%,大幅低于全社會投資增速,嚴重拖累了整個投資領域,進而影響宏觀經濟。
回顧過去十幾年,還有另外兩次房地產投資拖累經濟的情況:一次是在 2014 - 2016 年,房地產投資增速雖低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但只是增速回落,并未出現負增長;
另一次是在 2008 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同樣出現房地產投資增速低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情況,且當時投資增速大幅下滑。
在前兩輪房地產市場低迷時期,房地產投資嚴重阻礙了經濟發展。為了穩定經濟并推動房地產走出低谷,政府出臺了大量政策刺激樓市。
當前的情況與之類似,并且還遭遇了貿易戰這一 “黑天鵝” 事件。
因此,在未來幾個月,房地產政策必然會大幅放寬,以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這對樓市來說是利好。
新一輪房地產新政方向確定
房地產政策最新動態來了,相關信號已經發出。
4 月 15 日,重要領導在北京進行調研。
此次調研主要涉及兩個地方:一是在大悅城商場,對相關產品的外貿出口和內銷情況展開調研。顯然,在近期貿易戰爆發后,外貿出口成為經濟領域的熱點話題。
二是在某科創社區,對人才公寓進行調研,該人才公寓是通過收購縣城的商品房項目轉化而來的。這次調研表明,國家高度重視房地產以及住房保障領域的新動態。
將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是 2024 年 “5?17 新政” 推出的政策。
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進一步要求地方細化相關措施,放寬項目收購門檻,大力推動該政策盡快落地實施,領導在調研中也著重強調了此事:把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是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
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收購存量新房有助于為房地產市場去庫存,新房庫存消化得快,有利于樓市止跌回穩;
另一方面,收購商品房用作保障房,人才公寓就屬于保障房范疇,這是改善民生的有力手段。
所以,做好收購存量房用作保障房這件事,能夠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同時,領導還指出,要及時研究推出新的支持措施。
這既呼應了今年兩會上關于盤活存量房用作保障房的政策方向,又釋放出新的信號,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間,在盤活存量房方面,還會有更多利好措施陸續出臺。
此外,領導還強調: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房地產市場仍具備較大的發展空間,需要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
領導此次在北京調研,重點關注外貿和房地產這兩個領域,這也反映出目前國家高層最關心的兩大方面。
雖然努力穩住外貿,但中美貿易戰爆發后,對美出口的缺口很難通過其他途徑完全彌補。
而房地產是擴大內需的關鍵抓手,目前房地產市場尚未完全回穩,完全可以出臺更多有利政策,推動房地產市場提前回穩,這對于今年擴大內需、穩定消費具有重要意義,能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只要政策落實到位,房地產新增的 GDP 規模有望對沖掉大部分因對美貿易萎縮而形成的 GDP 缺口。
通過此次調研活動,我們可以把握兩點:
第一,今年四月底的高層會議,房地產政策的口徑極有可能進一步放寬。
第二,在房地產政策持續擴容、加力的過程中,收購存量房作為重要抓手,必定會有新政策出臺,支持各地加快落實這一舉措。
未來半個月到一個月,房地產政策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