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中國核潛之父”黃旭華,在南海做深潛試驗時,順道回了趟家,看望自己的母親,誰知95歲高齡的老母親,望著多年未見的兒子,竟然說不出一句話來。
“孩子,你回來啦?在外面過的還不好啊!這次還要走多久。”
看著自己的母親已經老的不成樣子,黃旭華心中難過至極,明明他走的時候,母親還能站起來,現(xiàn)在怎么已經顫顫巍巍了?聽到母親的話,黃旭華哽咽著回答說:“走!還要走,您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聽到兒子還要走的消息,母親淚流滿面,她不知道自己兒子走去哪里,也不知道兒子做什么,她只能一遍遍的囑咐著:“千萬要行好事,照顧好自己,”但是母親哪里知道,黃旭華做的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作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的黃旭華,他憑借一己之力將美國航母戰(zhàn)斗群嚇退3000公里,讓中國人在海面上也能挺直腰桿,為中國的核潛艇事業(yè)付出一生的心血,他的一生只做這一件事,但是這一件事,卻造福了千秋萬代。
黃旭華出生于廣東的一個醫(yī)生家庭,從小經歷過戰(zhàn)亂的他,剛開始的夢想是從醫(yī)救人,可隨著年齡的增長,黃旭華認識到了中國的落后,國外的發(fā)達,他開始反思自己:從醫(yī)究竟能救多少人?發(fā)展中國才是正道。
于是他果斷棄醫(yī)從船,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海邊出生的他,為祖國建造大船成為了他的夢想,既然選擇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有了這個夢想,黃旭華努力學習,終于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
九十年代時,各個國家都在發(fā)展自己的實力,尤其是美蘇兩國核潛艇的下水,給世界各國帶來了不小的震撼,既然別人有的,我們也要有,于是中國領導人經過深思熟慮,下達最高指示:中國也要搞一艘像樣的核潛艇出來。
1958年,相關工作人員找到黃旭華,想讓他研制核潛艇的行列中來,由于這項研究高度保密,黃旭華必須要隱姓埋名,不能讓別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甚至連自己最親的人也不能說。
面對著國家的需要,黃旭華幾乎是沒有猶豫,他知道核潛艇研制工作迫在眉睫,他甚至來不及回家和母親告別,就匆匆進入到研制工作中去。
因為中國在方面的資料少之又少,黃旭華就和同事一起,盡可能的找到最多的資料,可就在這時,蘇聯(lián)突然撤回專家,燒毀相關資料,這種“背刺行為”讓我國的核潛艇研究工作一度陷入了停滯。
毛主席非常生氣,直接下令:“核潛艇,就算用一萬年,也要把它搞出來。”
這一句話振奮人心,黃旭華等人收到指令之后,加快研制核潛艇的工作,用僅存的資料一點一點的算,一點一點的推進,工作環(huán)境惡劣、資源短缺,重要的是,由于美國的技術封鎖,誰也不知道核潛艇究竟長什么樣。
你敢想?中國的核潛艇是靠兩個兒童玩具建造出來,這兩個從美國帶回來的“核潛艇”玩具成了突破點,也讓他們第一次得知“核潛艇”的整體外觀,一群科學家將玩具拆了又裝,用這種方法摸清“核潛艇”的建造方式。
沒有條件,那就創(chuàng)造條件,在這群科學家的生命中從此沒有了日夜和春秋,只剩下密密麻麻的工程師和草稿紙,復雜的公式用算盤打,就這樣用玩具和算盤將中國的核潛艇建造出來。
1970年12月,在他們的努力下,中國的第一艘核潛艇終于下水,這是中國人自己的“核潛艇”,因為整艘潛艇沒有一處來自國外,全部都是“中國”。
黃旭華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中國造船業(yè),甚至來不及回家看看自己的母親,30多年的隱姓埋名,他用行動詮釋了生命的意義,一直到93歲,黃旭華還在為了中國的發(fā)展工作。
參考資料: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來源:《求是》
黃旭華同志遺體送別儀式在武漢舉行湖北日報
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人民畫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