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克林頓訪問中國,有一天他無意中走進一家小賣鋪,看到老板還在使用算盤算賬時,心中不由得竊喜,殊不知,在這背后有一個不為人知的預謀……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正在逐步登上國際舞臺,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2002年,中國首次參加維和……這樁樁件件無不代表著中國的綜合國際正在上升。
即便這條路上有多重阻攔,但是中國依舊穩步向前,不僅如此,中國在外交方面也是穩步推進,都是中蘇關系好,其實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與美國的關系也曾有所緩和,1998年的克林頓訪華,還間接促成了一個“大項目”呢!
從1990年初,中國著力于發展經濟,對外交流貿易,就開始考慮“入關”了,但是“入關”之路艱難異常,直到1996年,WTO(世界經貿組織)都取代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了,中國還沒進去。
這不禁就開始讓國民開始焦灼,加入WTO不僅可以不僅我國經濟發展,擴大與國際對話,還能讓國民買到物美價廉的外國商品,所以加入WTO迫在眉睫,為了入世,中國高層愁的頭發“都白了”。
但是1998年,事情迎來轉機,盡管那時候的中美兩國關系復雜,摩擦不斷,但是也有不少合作的成分,為了緩和兩國之間的矛盾,也為了中國可以更順利的加入世貿組織,美國總統展開了為期9天的訪華之旅。
在這9天中,克林頓第一站選擇了西安,先是了解了西安的歷史,前往餐參觀了兵馬俑和城墻,這是他第一次以總統的身份進行訪問,之后又前往北京,會見了當時中國的領導人,雙方領導人進行正式會晤。
之后又前往上海和桂林,最后在香港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區長夫婦共進晚餐,結束了這場訪華之旅,這次訪華不僅給中美兩國加強了聯系,緩和了關系,還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助了一把力。
不過最有意思的,還是要數克林頓在桂林的時候,其實在桂林的時間不算長嗎,只感受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可當克林頓在桂林的時候,無意間走進一個小賣部,這個無數國人記憶中的地方。
琳瑯滿目的商品也吸引住了這位美國最高領導人,其中他看到柜臺上放著一個算盤,這就引起了克林頓的注意,老板見到克林頓如此好奇,熱情的解釋道:“這叫算盤,是中國用來計算的工具,就這樣用……”
看著老板熟練的撥弄著算盤,克林頓的不由得開懷大笑,眾人以為他是對這個算盤感興趣,其實我們不難看出,那時候的美國已經使用高端精細計算機,而中國還在使用算盤,所以克林頓究竟是對算盤感興趣,還是認為中國發展落后呢?我們不得而知。
事實上中國使用算盤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上世紀的學校還有專門學習算盤的課程呢,所以克林頓僅僅憑借一個算盤就覺著中國發展落后,那簡直是無稽之談,不過在克林頓回去之后,原本艱難的“入世”之路居然突然有了進程。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這不僅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大節點,還鞏固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這場訪華之旅的意義非凡,也讓全世界人們看到了中國的風采,看到了中國的“算盤”。
參考資料:
央視網 克林頓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